大自然是无私的,它给予一切植物肥沃的土壤环境、温度、阳光、雨水,但大自然也是有私心得,它偏袒的地方就有独具的特色,塬下和山上苹果园的气候条件就存在着差异,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俗语说的好,靠山吃山,河南省灵宝山上的苹果,正是凭大自然不经意的馈赠,生产出来的苹果总是能全红。当我们一行走进苏村乡西村中农乐示范园王怀强的果园,这是海拔920米,看到的是8年生的果园,他的树势稳健,硕果垂帘,果个特大,全园几乎都是85#以上的苹果。今年他每亩套袋2.6万个,亩产预估在1万5千斤以上。其实早在几年前,当树龄四年的时候,每棵树就能结出120个苹果,大年树龄时亩产7000~8000斤,去年树龄时也就是去年亩产上万斤。王怀强的果园,不论是苹果品质,还是果园效益,都展现出灵宝高山苹果与生俱来的优点,但这只是外在条件,真正的内在还是中农乐的科技支撑。 当问到为什么加入中农乐时,他是这么说的:“就是因为中农乐杨所长在这里讲了一番话,我觉得跟其他人的话不一样。杨总说,不管你的苹果怎样,营养积累不行,一切都白搭。你用别人5倍、10倍的投资,换来它十几倍到二十几倍的效益,这就是科学。我觉得杨总说的话的确打动了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管你原来的果园基础有多差,只要跟上了3年,只用了3年时间,就能让你高产稳产,亩产8千到一万斤以上。当然我更相信中农乐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作支撑。” 其实最能打动王怀强的还是中农乐的“保姆式服务”,几年来的实践他深信中农乐的张引群老师、何伟华站长就是他的及时雨,为他干旱的果园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中农乐果业科技雨露的滋润,就连真正的下雨天,他们都会拄着棍子,踏着泥泞的山路,为果农送技术,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