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16:43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50557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有苹果褐斑病、圆斑病、灰斑病、轮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菌叶枯病等类型。这六种病害症状极为相似,极易混淆。分清这六种病害,有利于增强防治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1.病斑大小的区别
病斑较大的有褐斑病、轮斑病及炭疽叶枯病三种。病斑发病后期均体现出大斑形的特点。褐斑病病斑分针芒型、同心轮纹型、混合型病斑三种。混合型病斑直径约在0.5~1厘米,另外两种病斑大小不一,轮斑病病斑直径0.5~1.5厘米,炭疽菌叶枯病初期病斑直径为0.3~1.5厘米。病斑较小的有斑点落叶病、圆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病斑前期直径2~3毫米,中期5~6毫米,后期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
2.发病部位的区别
褐斑病主要危害内膛老叶;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20天以内的幼嫩叶片;轮斑病一般发生叶片边缘;灰斑病侵染的叶片和边沿受伤的叶片最易感病(如药害、自然灾害等);圆斑病、灰斑病及炭疽菌叶枯病各类叶片都有发生。
3.病斑颜色的区别
褐斑病为褐色或暗褐色;斑点落叶病病斑前期为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中期病斑为红褐色,中心有一深红色小点,后期为灰白色,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形褐色大斑;圆斑病病斑为褐色或红褐色;灰斑病为灰色病斑;轮斑病病斑为淡褐色;炭疽菌叶枯病病斑初期为棕褐色,后期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变黄及整体叶片颜色发暗,多呈黑褐色,如同火燎水烫一样。
4.典型症状的区别
褐斑病发病后期至叶片脱落前,病斑中心为褐色,边缘绿色,外围黄色,叶片发黄脱落;斑点落叶病发病后期,一片叶片上常可产生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小不等的病斑,许多病斑连缀在一起,呈云朵状,叶尖干枯,叶片扭曲畸形早落;轮斑病大多发生在叶片边缘且具明显轮纹;灰斑病病斑灰白色中部表皮易剥落;圆斑病病斑小而圆,中心有一明显小点;炭疽叶枯病一旦感染,2~3天可致全树叶片染病,并出现大面积落叶,同时该病菌可侵染果实,在果实上出现多个2~3毫米的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出现红褐色晕圈。
5.容易混淆的症状
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病斑部分或全部具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褐斑病轮纹病斑正面着生黑色小点;斑点落叶病、轮纹病两面均出现墨绿色霉状物;轮斑病病斑背面产生一层黑色霉状物。初发的炭疽菌叶枯病病斑与斑点落叶病病斑极为相似,不同点在于:炭疽叶枯病各类叶片均有发生,斑点落叶病只侵染幼嫩叶片。
在防治措施上,除了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源外,药剂防治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1、轻度发生年份用药:一般在5月份,病害初发或未发,应交替喷施10%千绿水乳剂2000倍液,络安4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后交替使用治疗性杀菌剂如43%万秀悬浮剂2000~2500倍,50%海欣可湿性粉剂2000倍,40%星标乳油5000倍等。

灰斑病
2、以褐斑病为主的重度发生年份用药:目前,对于苹果褐斑病除戊唑醇外还没有特效或高效的药剂,生产上主要是前期通过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片不受褐斑病菌侵染。同时,波尔多液与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交替使用,从6月中旬开始,每10~15天用药1次,直到8月底,连续阴雨时及时补喷,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治褐斑病,而且对轮纹病、炭疽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代森锰锌为主要成分的杀菌剂,也可用作保护剂,但这些药剂粘着力差,不耐雨水冲刷,残效期短,连续阴雨时难以保证叶片不受侵染。内吸治疗剂的首选药剂是三唑类杀菌剂,如千绿、星标、万秀等。一旦果园出现褐斑病侵染,必须使用万秀2000倍进行治疗,同时,万秀对其它类的落叶病(除炭疽菌叶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治。

褐斑病
3、以斑点落叶病为主的重度发生年份用药:斑点落叶病抗药性强,好多对其它叶斑病防效好的药剂对该病防效较差,如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多菌灵、甲托等。而海欣、千绿、万秀是防治该病的特效药。病害发生时可交替轮换使用。海欣是触杀性杀菌剂,优点是速效性好,能够迅速控制落叶病病情,缺点是内吸性稍差。千绿的优点是内吸性好,对已进入叶部的病菌效果很好,缺点是速效性较差。斑点落叶病重度发生时,先用50%的海欣2000倍液喷1次,10天后用10%千绿2000倍液喷1次,这样可以发挥两种药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

斑点落叶病
4、炭疽叶枯病为主发生年份用药:目前,对于炭疽叶枯病还没有特效或高效药剂,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染。同时针对炭疽菌叶枯病易感品种,套袋后用药要与富士有所区分,前期可用翠云2000倍+络安4号进行防治,后期一旦炭疽菌叶枯病侵染,立马喷施海欣2000+络安4号进行防治。

炭疽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