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7 12:01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52044
1、围绕一个中心:即以高产优质高效为中心
2、解决两个矛盾:
①乔化与密植的矛盾。乔化品种与乔化砧的砧穗组合应稀植栽培,株行距在3×4m以上;短枝形品种与乔化砧或乔化品种与矮化中间砧的砧穗组合,应适度密植栽培,株行距在2~2.5×4米左右,但我国目前多为乔化密植,形成全园郁闭局面。
②树形结构与整形修剪的矛盾。我国目前的乔化树多为短枝形品种的适宜树形,即为纺缍形。纺缍形树的整形应是除中央领导干短截外,其余骨干枝和枝组一律缓放不剪,但由于受稀植传统树形的影响,骨干枝短截过多过重,引起骨干枝加粗加快,树冠郁闭,出现密植大冠现象,而当树冠郁闭之后,不少果园也开始重视轻剪缓放,但由于栽植过密,群体空间的限制,单一的缓放加剧了树体结构紊乱,造成树体主从不分,全园郁闭。在结果枝组修剪时,乔化品种与乔化砧采用截缩结合的短枝修剪技术,培养紧凑型枝组,剪掉了好多优质结果枝条,而且易冒条,结果量少、质差。
3、转变三个观念
①变多主枝半圆形为四主枝扁平形;
②变低主干为高主干;
③变紧凑型结果枝组为松散长轴式枝组。
使主枝的水平延伸与枝组的松散下垂形成完美的结合,中部结果带和上下部通风透光带形成完美结合。
4、掌握四个技术
①适时落头。落头时即要考虑树势,又要考虑树龄,还要考虑营养差异。若树龄小时,树势强,树冠落头要轻,分年进行。若树龄大,树势稳,可重落头,但应在第一个主枝上部最好留一个辅养枝,或者要留保护桩。落头要适时,应在中央干1—2年生枝干上形成花芽时落头,若过早,树势容易返旺,过晚改形慢。
②高抬主干。小冠开心形主干高度为1m~2m,应分2~3年时间抬干到位。
③长放结果。在枝组培养上,变原来的三套枝修剪为两套枝修剪。除过密过强过弱疏除外,其余枝一律长放不剪,即一部分形成花芽的枝让它当年结果,一部分未形成花芽的枝让它缓放成花,并采取“一缓再缓连年缓,见了花果不回剪,连续结果3—5年,缓不出果台再回剪”的方法,培养松散长轴结果枝组。
④适度间伐。对单株面积小于3×4m的果园并且已经隔株的主枝将近交接者,可先间伐然后再改形,间伐时若株行距相等,应隔行间伐;若行距较宽在4.5~5m以上,可隔株间伐,相邻行永久株对齐,使行向改变。若行距虽比株距宽,但在4m及其以下时,仍隔株间伐,永久株与相邻行永久株错开,呈梅花状排列。
5、考虑五个因素
①品种的影响。
小冠开心形适宜于乔化品种,主干形或纺锤形适宜于短枝型品种。
②树形的影响。
对原来采用小冠疏层形或自由纺锤形整形的树势中庸、主枝分布均匀且较细的树,改造周期长;主枝角度小,主枝较粗时改造周期短;对原来整形较好的矮化或短枝型的主干型树不宜用。
③树龄的影响
改造应在结果期及结果盛期进行,树龄应在8年生以后,因为这时树势健壮,营养状况好,结果枝组多,因此,改造风险小,见效快;,若树龄小,结果少,营养生长旺,改造后易冒条;树龄越大,改造的效果越明显,但连年缓放后易出现衰弱,应采取配套的更新复壮技术能克服。
④树势的影响
要求被改造树具备中庸健壮的树势,这样改造之后树势稳定,并能够连续几年大量挂果,一般不会出现树体衰弱等问题。
对于树势偏弱的,也可进行改造,但要配合施用有机肥,并严格控制果实负载,避免大小年结果,防止以后的树衰弱现象。
对于树势过旺,或者说树体虚旺、花芽过少时不宜于进行树体改造。因为改造后易引起枝叶徒长,正确的做法是先疏除部分郁闭的骨干枝或主枝,或进行局部落头处理,拉枝到位,以改善光照,促进结果枝发育,在树势逐步稳定后再进行树体改造。
⑤大小年的影响
大年树多去枝,即不影响产量,还能调节生长和结果的矛盾,改造后树势稳,而且加快了改造速度;小年树适量少去枝,可避免产量降低及树势返旺。
6、注意六个问题
①注意不要操之过急和改造过渡。避免树势返旺和影响产量,一般需3—5年时间。
②注意伤口保护,首先要及时,做到前面锯枝,后面紧跟上就处理伤口,其方法是:A、涂绿云牌愈合剂。B、先用1:5的碱面水刷,然后刷乳胶漆。C、抹泥后用塑料布包扎。
③注意增强土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在果园推行生草制。
④注意加强夏季修剪,防止树体返旺(特别是改形后1—2年)。主要是采用刻、转、剥、拉。刻是在春季萌芽前在所留主枝的缺枝部位刻芽促枝;转是在生长季节对当年生或1—2年生直立旺枝通过转枝,使其水平生长;剥是在5月份当侧生新枝长至15cm左右时环剥;拉是当主枝或临时性主枝角度较小时及时拉枝。
⑤注意合理负载。改形后由于营养集中,能形成大量优质花芽,注意疏花疏果,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发生。
⑥注意预防日烧。在栽培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健壮的树势,这是根本措施,同时在枝组培养时要高、中、低错落,大、中、小搭配,冬、夏季修剪时要注意保留主枝背上直立或斜生的部分枝条,避免太阳光直射。
运城市果业局高级农艺师 郝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