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枣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2016-09-22 14:30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49579
![]() 摘要:
因地制宜,选择多种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走良种区域栽培化和良种特色化的道路,才是枣树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1990年到2000年,是我国发展枣业突飞猛进的十年,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甚至新疆等地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山西省临猗县在这十年当中共发展枣树20万亩,其中梨枣15万亩,其它品种占到5万亩,随着树龄的增长和产量提高,枣农的效益不但未水涨船高,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现象。就拿临猗梨枣能人黄小民来说吧,家有10亩梨枣园,2003年亩产鲜枣2500公斤,以每公斤3.2元的价格订给枣商,亩收入高达8000元,到了2005年亩产鲜枣3000公斤,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出售,亩收入6000元,一亩增产了500公斤枣,却少收入2000元,加之近几年天气、植保、虫害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大部分产枣区的枣农经济收入连年下降,遇到虫害不结果,到了雨季就裂果,碰到高温落了果,管理不好落级果,丰收年份难卖果,从九零年至今,不是天灾就是虫害,使枣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不少枣农干脆把看没指望的幼树一铣抛掉,有的枣农甚至把拖拉机开进枣园,把钢丝绳套在树上,油门一加,成片成片的大枣树连根拉了出来,都说枣树是铁杆庄稼,一年栽植百年收益,没想到近十几年的时间,枣农非但未见到效益,甚至连种粮棉的效益都不如,所以各地产枣区刨树种粮的现象频频皆是, 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枣业的发展?是面积过大还是货多成患?笔者认为制约枣业发展的原因有三: 中农乐讲师团 邵社社
上一篇:蜡封接穗的配方与作用
下一篇:紧急告知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