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山东果区提前“开仓放粮”晋陕果区客少“捂货”不正常
2016-10-26 09:59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62847
![]() 摘要:
在山东果区苹果集中采摘上市的情况下,不管是企业还是果农,并没有大量入库,而是采取与往年不同的策略:价格下降,主动出手,落袋为安。一反往年积极入库,占领次年“清明”之后大市场的作法。
近期,在我国各大苹果主产区,苹果交易均不十分活跃。这主要体现在:客商收购少,入库少,果农更多倾向于出手销售而不是入库。但随着市场价格震荡趋稳,进入十月下旬,采购客商逐渐增多,好果入库量也开始缓慢增加。 中农乐新闻中心在山西、陕西这两大果区调查发现:在山东果区苹果集中采摘上市的情况下,不管是企业还是果农,并没有大量入库,而是采取与往年不同的策略:价格下降,主动出手,落袋为安。一反往年积极入库,占领次年“清明”之后大市场的作法。 山东果区作为我国苹果优生区之一,加之今年又普遍延迟采摘,所以迅速吸引晋陕果区的大量客商蜂涌山东去采购“便宜的好货”。这直接导致山西、陕西的客商突然间减少,果价应声下落,甚至一天一个价,一天果价能跌二三毛钱。 以前果农是“卖跌不卖涨”,今年在山西一些果区,果价一跌,果农反而不买账了,“捂”住不出货了。我要2块钱一斤,你给一块七八,我就不卖!这确实不明智。 今年全国的苹果产量,历史上罕见;今年国内消费动能和苹果出口环境,并不令人乐观;今年的苹果行情之跌荡起伏,也十分罕见;今年的果农、果商以及企业收购心态,十分复杂且纠结。 果农种出苹果,面对市场如此反应,懵了。 果客收购苹果,面对行情一日三变,晕了。 企业该不该大量存贮,对整个经济形势吃不透,呆了。 原来围绕苹果作文章的所有人,今年几乎都是观望大于动手,小打小闹,而不敢大手大脚去干,大刀阔斧去收去贮。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市场。 山东果农边销售边入库,而且只盯着好果子。 陕西果农无贮存条件的急于出售,但面对客商较高的收购标准,也是随行就市;有存贮条件的,入库标准也非常严格,非一二级果几乎不可能入库,入库也是“赔钱货”。 来自陕西省果业局的最新消息显示:陕西省十月上中旬苹果交易一直处于缓慢状态,产地采购普遍较往年少,果采购商压价拣货频繁。近日商品果价格趋于稳定,次商品果价格波动大,差距较大,总体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低0.5元/斤左右。冰雹果价格低廉,走货较慢。而随着市场疲弱,果农在对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开始自行采摘,被动入库。 山西果农守着“好果”眼巴巴等待果客,而更多果农有所不知的是,今年除了各大果区冰雹果增多之外,优质果本身的品质均有所提升。所以,虽然今年优果率在30%以上(或50%以上),但优果本身的风味、品质已与一般的通货远远拉开了距离。也就是说,今年优果与普通果品质差距会越来越大。伴随这一现象的,必然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 现在最新的情况是什么呢? 从以上有关部门的统计分析表上可以看出:山西收购价(指最好的一级果)最高,陕西次之,山东相对晋陕两省最低。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客商齐聚山东果区了。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山东的苹果销售方针是积极且灵活的。而在山西,现在客商所谓的收购价高,未必能代表普遍的大多数,未必能最终取得普遍高效益。现在,眼见客商收购积极性不高,“僵持”在那儿,“捂着苹果不卖等高价”,最后未必能如愿。 有专家预言:今年的苹果行情将会在剧烈震荡中延续,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惨烈”形态,倒逼各级政府和广大果农迅速进行苹果产业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从栽培模式、苹果品质、品种结构,到标准化、机械化、相对规模化种植管理,从品牌战略到流通领域,均需一场大洗礼、大变革,方能拯救中国苹果产业。 惟此,别无其它出路。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 胡肖龙】
上一篇:万荣笑话之《母鸡配合》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