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09:19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61549
运城市一个果业大市,水果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底,水果面积达到328万亩,总产量60亿公斤。2015年累计出口鲜水果13万吨,出口量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创水果出口的历史新高。全市浓缩果汁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年消化果品200多万吨,浓缩果汁加工的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35%左右。全市恒温保鲜果库260多座,总贮量达到102万吨。果业已形成了种植、销售、贮藏、加工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规模优势已经彰显,产业化已具雏形。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果业产业化,果业只有通过“三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才能进一步推进果业产业化。

一、用标准化引领现代果业发展
标准化果园对于推进果业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标准化园区建设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科学布局、规范管理、整合资源,按照“技术领先、标准领先、管理领先、模式领先和效益领先”的原则,坚持“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为标准,大力进行标准化园区建设。真正做到“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帮助果农赚”。为做好标准化果园建设,主要是在全市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十”就是在水果规模种植区域建立10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藏、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果园区;“百”就是在水果特色种植区域建立100个以采摘、休闲、观光、旅游、商务为一体的现代水果观光采摘园;“千”就是在水果集中种植区域建立1000个以新技术、新模式、先进品种、现代化管理为主的高科技现代水果示范园;“万”就是在全市果农中培育1000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职业果农,用科技武装果农,用先进理念引领果农,用信息服务果农,提升果农管理水平,增加果业效益。

二、用品牌化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品牌化发展是果业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品牌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产品和服务的象征,是市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没有品牌,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通过几年努力,运城的华荣、关圣、万宝、万腾等品牌,在一些地方已小有名气,品牌建设为运城果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下一步运城果业品牌建设在坚持三提倡(提倡跨区域合作、提倡统一认证、提倡共建基地)基础上,坚持六统一原则(统一经营主体、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采后处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市场推介),并且要打好四张牌:
1、打好区域牌。根据区域特点,临猗、万荣、平陆、芮城县着重打好运城苹果品牌,盐湖区打好红香酥、王过酥梨品牌,永济打好葡萄品牌,绛县打好樱桃品牌,夏县、新绛县打好设施油桃品牌。各县联动共同打造好区域品牌。
2、打好绿色品牌。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管理流程,生产优质绿色果品,加强质量管控,加强果品采后处理,着力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质科技含量,促进果品品牌做大做强,培养一批销售龙头企业,逐步实现运城果品由无公害农产品向绿色果品过渡。
3、打好诚信牌。诚实守信,诚信生产,经营,待客是运城果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过去,在这方面,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运城苹果曾经一度在市场上的声誉一落千丈,不得不打别人的牌子。现在要教育果农在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主动自觉按技术规范和分级标准实施,绝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形成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保障果农得到极大实惠。
4、打好文化牌。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根祖文化、盐文化、后土文化地域特色明显。同时苹果也独具文化特色,在汉语中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因此苹果被誉为“生命之果、智慧之果、平安之果”。还有欧洲著名的民间谚语“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又被誉为“健康之果”。在水果品牌宣传上,要注重把水果品牌和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打造。

三、用集约化保障果业可持续发展
果业集约化是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集约化是推进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是保障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在品种上集约。即集约种植,运城水果品种丰富,根据“适地栽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果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集约。平陆、芮城等中条山山麓和临猗、万荣、闻喜峨嵋岭台地已经发展为苹果生产基地,今年乃至今后要改良优新品种,以发展优系红富士、新凉香等品种为主。盐湖区重点发展以红香酥、玉露香等中晚熟梨品种为主;稷山、永济、夏县重点发展以克伦生、早黑宝等优良葡萄品种为主。另外在平陆、盐湖区、万荣的桃集中栽植区域重点发展以红不软、红凤凰、大久保等中晚熟品种为主;绛县主要为山楂、樱桃基地,种植品种山楂以红灯、美早、早大果等中早熟品种为主。
2、在技术上集约。就是在示范园区推行两大设施配套(防灾防雹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六大技术集成(果园间伐、果园种草、果实套袋、生物防治、增施有机肥和信息物联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示范园区。在老果园改造上主要推行以果园间伐为主的技术,配套实施其他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间伐果园真正通过技术革新、技术配套实现效益提升。另外,还要在果园推行机械化操作减少劳动力成本,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种植、养殖的循环发展模式。通过集约技术的综合效益,增加果业收入。

果业集约化是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集约化是推进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保障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要推广先进技术。重点推广应用果园间伐、果实套袋、果园种草、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和信息物联网六大技术,促进果园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强化管理手段。重点要管住肥,做到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管住水,适时浇水,按需浇水;管住药,坚决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管住采,做到适时采摘,不能晚采更不能早采;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水果产品质量。三要严格采后处理,采后处理是提高水果商品率的重要环节,是加工企业的核心技术,每一个果业经营主体都要建立一套集冷藏、保险、清洗、分级、涂蜡、包装、装箱、运输为一体的采后处理设施,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通过“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积极推进果业产业化,努力建设“绿色果业、健康果业、幸福果业”,力争把运城建设成黄河金三角区域最大的优质果生产基地、最大加工果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出口水果生产基地。
【文章摘自果农之友 作者:李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