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上榜专家管理 >  王力荣 >  技术文章 >  正文
中科院遗传所等揭开桃之为桃的基因秘密
2016-11-28 10:47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305
摘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及同事,报告了与桃子12种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及同事,报告了与桃子12种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这些性状影响桃子的口味和外形。他们的研究为未来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数据。相关成果11月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什么样的桃子才称得上完美?毛桃还是油桃,甜桃还是酸桃?这与个人喜好相关。新研究描述了桃子出现不同性状的基因基础。作者采集了129个桃子品种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其中既包括通过大力运用育种技术培育出的现代品种,也包括传统地方品种和可食桃子的野生近缘品种。

      证据表明,与控制桃子口味的性状相关的基因似乎主要是由中国农民在驯化桃树之初选择的,而与桃子重量增加相关的基因似乎与更近期的培育相关。研究人员观察到,特定基因序列与桃子性状存在大量关联。如桃子的酸度可能受植物激素转运体基因的变异表达影响,桃子形状可能由和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决定。

      以上观察不仅在农艺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解释早期驯化和现代培育如何塑造了桃子这一重要水果的基因组。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