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89岁的褚时健一次间伐掉3.7万棵果树,你就无动于衷么?!
2016-12-13 15:50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68991
摘要: 网曝:今年,89岁的褚时健做了一个猛过后生的决定:砍掉3.7万棵果树。

       网曝:今年,89岁的褚时健做了一个猛过后生的决定:砍掉3.7万棵果树。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去年网上销售的褚橙遭遇品质吐槽,消费者们都抱怨橙子个头小,口感不如往年。褚时健心里着急得很,在《北京晚报》上公开致歉后,他自己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果子品质下降,大家说是几场密集的大雨导致的,农业嘛,靠天吃饭,哪家没有大年小年?情有可原。但褚时健认为“我们天天和土地打交道,自然知道大年小年,但消费者哪里知道?人家真金白银掏了,你交给他的产品就要物有所值。”


       今年,他采取了一个措施,果树间距必须达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他手下人给算了一下,目前产果的3200亩果林总共23万株果树,如果株距必须在3米,那就要砍掉3.7万株树,也就是要砍掉约2000吨的果子产量。对于产量和自己收入挂钩的果农和作业长们来说,这一轮砍树实在砍到了心尖上。但是,没有谁敢出声,质量是褚老板的命,他说砍,就必须砍。

       褚时健这个决定做得斩钉截铁。在产量、质量这两端,褚时健毫不犹豫选择质量。


       3.7万株树,那就是两三千万的收入啊。这件事你怎么看?

        在市场对果面少有要求的橙子管理都如此,而对面临竞争压力更大的苹果管理又该如何呢?

       2016年,中国苹果总产量达4400万吨,占全世界苹果总产量55%,从2014年至今,苹果价格持续低迷。苹果产业,路在何方?作为一名果农,你又怎么想?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管理粗放,果农商品意识不强,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简单,销售意识淡化等方面的原因,上一代果农倍尝“落后被挨打”的滋味,深深体会到“市场无情果难卖”的艰辛,也许你就是经历者。当时,站在果业前沿的《果农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观念、改品种、改树形”的“三改”措施。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观念依旧,转了一圈又走入迷茫。


       今天,再提“三改”,还不过时。

       市场疲软,果价低迷,出路何在?唯有改变观念!只有观念改变后,才能改造好密闭果园和树形,只有观念改变后,才能生产出优质苹果,才能卖上好价钱。

       果业转型之际,果农命运的改变,源于观念的改变。

       最近,通过对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几省果区调研发现:果园群体、个体密闭是当前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密闭不仅导致产量低、品质差,而且造成管理操作不便,百害而无一利。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先改变观念,下狠心去掉大侧枝,搞间伐。


       现在搞间伐,虽然不会有“要砍树,你先砍了我”的闹剧。但果园毕竟是果农的心尖尖、命根根,都了解密闭的害处,可真正拿起锯来又于心不忍。

       在密闭果园间伐上,大家必须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想着今年间伐后产量下降了,要看到三年以后,果价涨了,我们间伐以后的产量也上来了,而且投资减少了,苹果的品质也好了,整体效益也都上来了。现在密闭园若不搞间伐,三年之后将必死无疑。

       这种进与退,得与失,利与弊的关系,是当前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如何走,就看你的观念怎么变,观念不转变,难发苹果财,路子选不对,难解卖果难。


      苹果产业是永恒的产业,在这一次转型的大潮中,谁会成为弄潮儿,充满变数。战场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对于产业转型而言,大浪淘沙智者生。

      89岁的褚时健一次间伐掉3.7万株果树,你难道就无动于衷么?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 新闻中心  郑科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