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苹果专刊 >  示范果园 >  正文
果园处处好风光
2016-01-16 15:21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52212
摘要: 临猗北辛,号称“天下苹果第一乡”,学习投资样样超前。
    说临猗北辛是“天下苹果第一乡”,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不是空穴来风。据了解,北辛乡10.3万亩耕地,苹果面积就占到7万多亩。因为面积大,总体产量也大,所以历年来北辛苹果在山西乃全国都有名气。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农乐北辛工作站站长李峰的带领下,先从会长的果园抓起,通过间伐改造加强投资,让会长园都变成精品示范园,然后以点到面,在每个村再培养一批好果园,用这一部分人带动跟多会员,把中农乐的先进技术落实到每家每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10月16日,当总部示范园考评组一行走进北辛乡时,眼前一道道亮丽景色令人恍入仙境……

蔡英霞近水楼台先得月 紧跟老师收益多


  蔡英霞是北辛乡婆儿村的一名中农乐会员,栽有16亩长枝红富士果树,丈夫侯贤卫管着村里的井,平时很忙,果园的活儿基本是她一个人干。过去她每年都是在社会上买农资,树叶总在六七月份开始掉落,亩均年收入顶多3000余元。

  蔡英霞与姚海燕老师是一个村的,看着姚老师的园管得好,每年收益很高,便从2012年开始加入中农乐,跟着姚老师学技术。第一步,先解决密蔽问题。在姚老师的指导下,将果树由原来的株行距3米×4米隔一株伐一株,变为现在的6米×4米。光照问题解决了,姚老师又建议她给果子套膜加纸袋。蔡英霞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13万膜袋上套了7万枚纸袋,当年卖了11万元,与上一年的套11万膜袋卖了4万块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益增长近3倍。这么一来,她更加相信姚老师的话,步步紧跟姚老师的管理措施,施肥、打药、修剪都由姚老师的指导。今年,她的园套纸加膜袋16万枚,预计收入20多万元。现在,蔡英霞的丈夫侯贤卫也不管井了,夫妻两个决心跟着姚老师好好管果园,争取明年有更好的收益!

姚海燕 立志生产全红果 带动会员千万个



  当考评组一行走进姚海燕老师的果园时,一个个都被眼前的景观陶醉了:树体株株健壮,三叶草反光膜铺地,果树上红果碧叶相映衬,全红果一个个就像上了胭脂一般,粉里透红,色泽靓丽。

  姚老师是运城果区生产全红果第一人,其实说起来,这也多亏了胡肖龙总经理的点拨。姚老师有9亩果园,加入中农乐后虽然逐步找到了管果的窍门,也当上了中农乐讲师,但果子的红度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2010年10月7日果子成熟时,很多果农开始采摘销售,姚老师也准备采摘,恰好被前来考察的胡总碰上,胡总说:“我建议你推迟半个月再卸果,这样果子的红度好,糖度充足,更能卖上好价钱。”推迟卸果,就预示着要担当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家里人不同意,村民们也议论纷纷,但姚老师顶着压力听取了胡总的意见,推迟半个月才卸果,其结果,别人的果子是两块钱左右一斤出售,姚老师的全红果却卖的是3.35元一斤,仅此一项技术就让他多进账一万多元。之后,尝到全红果甜头的姚海燕又在生产全红果的技术上做了许多尝试,除了铺反光膜、推迟到霜降过后采摘外,在补钾上也做足了功课,每年树上喷3次,地下施3次。这两年,他的果子早早的都被东北、河南的客商订购,每斤总比别人高出一块钱,亩效益达2万余元。今年,姚老师套袋12万枚,果客出价每斤3.3元,预计收入近20万元。在姚老师的带动下,北辛乡很多会员近年来都跟着姚老师开始学习全红果的生产经验。

姚奇 学习技术入了迷 果园管出好效益


  提起姚奇,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爱学习的人!

  姚奇是临猗北辛平宜村人,栽有5亩果树,因为平时爱学习,所以也懂得一点果树技术,2002年时,他就大胆对果树进行了落头提干,可是因为技术不成熟,使得果树冒条很厉害,长成了树上树,腐烂病也很严重。此后,姚奇打算用自己的这片果树地与别人换一块空地,重新种其他树,结果被李峰站长和姚老师挡住了,并帮助姚奇重新更正小冠开心形的剪法,使得树势一年比一年稳,腐烂病也逐年减少。2012年去掉下面部分主枝后,果园更是通风透光,彻底解决了密蔽的问题。

  为了把自家的果园管好,他在去年总部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时跟上何巨才老师跑了5天,想方设法学技术。他还经常把自己的见解写成稿件寄给会刊编辑部在报上发表,让更多的会员懂得学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姚奇还经常和自己村的会长搭车出去参观,近到北辛孙斗成、垣曲华峰乡席刘平的园,远到山东烟台、陕西宝鸡,参观回来后,他马上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为生产好果打好基础。

  现在,姚奇果园的亩效益由原来的几千块钱变为1万余钱,他也成了北辛工作站会员心目中认可的“老师”。

李志高建起果园和果库 为给会员多服务

  来到李志高的果园时,李志高正在给刚摘下的果子装箱入库。园貌整齐划一,一棵棵5年生的小树像是参加阅兵的仪仗队一样精神抖擞,令人惊叹。

  李志高今年30多岁,是王申村的中农乐会长。他曾多次去陕西杨凌参观学习,回来后承包了村里的50亩地建立了华宏家庭农场,并且投资180万余元建起了一个果库,准备把果园打造成一个观光采摘园,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了引进好苗木,他专门去郑州果树研所购买回早、中、晚熟各样品种,还请来市果业局的领导规划建园,又去何老师的果园参观取经,学习何老师的纺锤形树形管理技术。2013年,他的果园被命名为中农乐苹果标准化示范园。

  这两年,在北辛工作站站长李峰的帮助下,中农乐各位领导和老师几乎都到李志高的果园指导过,这使他非常感动,也增强了紧跟中农乐管好果树的信心。今年,他给早熟苹果华硕喷了两遍JFN,果子高桩,果个都在85以上,卖到5元一斤,10亩华硕收入8万元;20亩中熟品种新凉香苹果,收入十二三万元;晚熟品种宫藤富士今年刚挂果,虽然产量低,但也是个大色红,一派丰收场景。

  谈到他为啥要建这个果库时,李志高说:“这个果库以贮存中农乐会员的果子为主,跟着中农乐,我的果园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我还要帮助其他会员管好园,产好果。”

李治民 观念一变果园变 投资加大效益显


  姚村庄的李治民有6亩果树,23年树龄。他虽然和李峰站长是一个村的,但过去思想观念守旧,加上舍不得投资,只给果树施尿素等氮肥,果子的品质不好,而且单套膜袋,即使是也因为果子个头小,5万多斤果子才卖3万多块钱。

  2010年时,他无意中参观了姚海燕老师的果园,回来后不胜感慨:怎么北辛乡还有这么好的园?人家的果子怎么能长那么大?果园的效益咋就能那么好?从此以后,他决定听李峰站长的话,跟着姚老师学技术,争取把自家的园也管成像姚老师果园一样的园。在施肥上,他注重全营养施肥,生长季节给果树冲奶蛋白、蒙力28、优聪素,喷JFN,当年的果子就由原来的三四个一斤变成了两个一斤。

        在逐渐克服了大小年、果个不断增大的同时,李峰站长建议他给果子套纸加膜袋,生产产优质果,这样才能卖上好价钱。李治民言听计从,套上纸加膜袋后,他的果子每亩收益过万元。今年套袋13万枚,依照眼下的行情,卖个十几万二十万的没有问题。

  今年秋施基肥时,他给每棵树下施了价值30多元的肥料,不用说,明年的果子也不会差的。

杨 智 步步为营小心干 多亏家里半边天


  去考察杨智的果园,杨智嘴里直念叨:多亏了我老婆,要不然我的树早就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杨智家在柳村,种有7亩果树,以前因不会管理,果园小叶病非常严重,一气之下就想把果树刨掉改种其他作物。一次,他老婆李秀娟去市场买肥料,无意中走进李峰站长的门市部,把自家果树的情况给李峰说了个透。李站长听后对她说:“你先别买药,我建议你先去姚海燕老师的园去看一下。”李秀娟跑到姚老师的园一看,回到家便鼓动着杨智也去参观,杨智不以为然,不想去看,可架不住秀娟的一次次催促,便硬着头皮来到姚老师的果园。这一看,杨智的观念大变,并带着村里的几个人又去姚老师的园参观了好几次。

  通过了解得知,姚老师是中农乐的老师,用的也是中农乐的农资,聪明的杨智也向站上申请在柳村建立了中农乐协会,并当选为柳村会长。

  协会成立后,按照中农乐的方案操作,首先要对密蔽果玉安进行间伐,秀娟性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她决定先从自家果园动手,对果树进行了隔一除一间伐,但杨智比较谨慎,害怕影响明年产量,剩下一半后再没继续。到第二年,间伐的这一半与没间伐的那一半虽然套袋数量差不多,但间伐后的树结的果子个大色红,效益明显比另一半强得多。所以,杨智决定今年冬剪时把另一半也间伐了。今年,杨智的果树套袋9万多枚,现在已装箱入库。

  杨智的果园管出效益后,很多果农都愿意跟着干,不到两年时间,柳村的会员增长到50多名。                                                                作者:梅 婕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