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苹果价格低迷状态
2017-01-16 16:44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14267
![]() 摘要:
近些年,我国苹果供过于求,价格低迷,果农纯收入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果农务果的积极性,致使生产性投入明显减少。
温馨提示:如果你觉得字号太小,你可在“我的”里面修改“字号” 近些年,我国苹果供过于求,价格低迷,果农纯收入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果农务果的积极性,致使生产性投入明显减少。例如山东栖霞一果农专业户,去年苹果亩投入为4000元,今年只投了近1000元。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像施生物有机肥,喷布PBO,疏花疏果,拉枝等,都不运用了。生产资料销售受阻,最后,产量、品质都下降,所以今年优质果率与2015年相比下降20%左右。冷库收不到好果子,果价继续下滑20%-30%,如何早日阻止或遏制这种恶性循环呢?我们觉得这是当前果业生产的头号难题,解决的途径是:限产提质增效。 一、苹果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 我国苹果面积过分膨胀,曾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如1996年,我国苹果面积曾高达4480万亩,随之出现卖果难,逼得部分果农不得不刨树。2~3年内全国共刨树1500万亩苹果树。其中山东省曾由1000万亩缩减到450余万亩,山东省莒南县苹果面积一度达到46万亩,后刨掉30余万亩,辽宁省葫芦岛市也刨掉30多万亩。初步估算,全国因苹果园刨除1500万亩,经济损失约达600~700亿人民币之巨。 经过近20年的调整、发展,我国2016年,苹果面积又发展到3500万亩,有的数据达3800万亩。近三年年增长5%~7%。因为基数大,每年净增150~200万亩,如此增长,也是可怕的。必须遏制这种高发展势头,当前的口号是“稳定在3000万亩”!办法应该是: (一)按区划发展 各省发展势头不同,如陕西已发展到1100万亩,甘肃640万亩,山东450万亩,河南近400万亩,河北420万亩,山西300余万亩,辽宁350万亩。目前,新红星、红富士都有品种区划,今后应严格按区划意见发展;在最适宜区重点发展,在适宜区限制发展,在次适宜区停止发展。一些苹果面积大的县,如甘肃省静宁县苹果面积已达100万亩,应限制在高海拔(2000 m)地区发展。 (二)缩小栽培面积 1.刨除衰老树,有的树龄已经超过30年,枝干病害重的,已无经营价值的老园,应及时刨除。 2.经济效益很差,年年赔本的果园,也及时刨除。 3.密植园,全园郁闭,果小质差,难以维持的果园,应及时间伐或刨掉。 4.缺乏投资能力,技术管理跟不上,树弱多病、劣质、低产、低效益的果园应转包或刨掉。 5.品种不符合市场要求,价格低、难销售的果园,也应转接新品种或伐除。 6.园主无营销能力又无贮藏能力,年年果子卖不出去,赔钱经营的果园,也应伐除。 7.十年有八九年遭受霜冻、风害、雹灾的果园,也应伐除,改种其他树种或作物。 8.在次适宜区的果园,尽可能刨除,改建其它树种果园。 二、产量调控 (一)产量严重过剩 1.总产过高。我国苹果产量近年稳定增长,2015年高达3849万吨,约占世界苹果的55%左右,2016年再创新高,可达4350~4390万吨,近3年年增8%~10%。 2.人均消费有限。世界人均消费苹果占有量为9.5 kg,我国2016年已达31 kg,并以超过先进苹果生产国法国(17.9 kg)、意大利(19.5 kg)、欧盟(20.6 kg)和美国(23.8 kg),我国人均年鲜苹果消费量在14 kg上下,2015年我国人口达13.7亿,鲜苹果需求量为1980万吨左右。 3.加工需求差。包括浓缩汁、造酒、制醋、脆片、果脯、果酱等,总需求量在1030~1200万吨。 4.出口量太少。近年我国年出口量在75~170万吨左右,出口率太低,仅为0.5%左右。 由上可以算出,我国苹果产量总需求在3390万吨左右,可是2016年苹果总产为4350余万吨,正好超过总需求1000万吨左右,如何将这么大的量减下来,这是个特大难题。其途径是限产、提质、增效。 (二)降低过高产量 1.限产。人们总是希望果子越多越好,只顾今年丰产,不管明年怎样,这种观念的人管果园,其结果是大小年严重,果小质差,树势衰弱。我们不提倡亩产超万斤,一般3000-4000 kg左右,在这种产量水平下,果品质量高,小果率低(10%以下),经济效益好。具体办法是: (1)改造群体和个体,建设通透的树体结构,从整形修剪上打好基础。首先要缩小树体,减少枝量,特别是骨干枝量,如小冠疏层形,主枝不超过5个,细长纺锤形侧生分枝不超过20个,高纺锤形不超过25个,松塔树形在20个左右。 (2)树冠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度,一般2.5~3 m,有行间平台车的果园可高些,达4.0 m左右。 (3)总枝量在6~8万条之间。 (4)树冠改造由圆变扁,疏缩行间枝以便于行间通过。 2.限产提质 (1)坚持定量生产,按干周法定产,控制全树、全园留果总量,按规定留果套袋。干周法公式:单株留果数=0.2C2(C为干周厘米数)。 (2)从疏花序开始,疏蕾、疏花,花后10天开始定果,留下单果、大果、健康果、端正果、均匀果,果肩平整果,下垂或以后能下垂的果。 (3)先定果后套袋,先组织培训定果小组组员,由定果小组人员定好果后,再由套袋人套袋,这样,果实数量会得到严格控制。 (4)病树、病枝(干腐病、腐烂病、轮纹病等)少套或不套,以养树为主。 (5)生产优质果,随时摘除病虫果、小果、裂果、歪果、密生果。采收时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小果率10%以下。 (6)生产功能果。近年各地生产富SOD、富硒苹果,售价高、销售快、效益好,应在生产优质果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果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提高投资的高效性,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1.选用优新品种 在同样栽培管理条件下,新优品种因质量好,售价高。如山东烟台现代果业选出的烟富8号,在牟平基地售价为12元/kg,同园长富2号只卖8~10元/kg,在蓬莱烟富8号卖到11.6元/kg,可一般富士,只卖到7~8元/kg;在山东牟平,从日本引进的美乐富士,1~2级果,也能卖到10~12元/kg。 2.生产优质果 在陕西洛川,有50万亩苹果园,直径80mm以上优质果单果最高可卖到14元,可一般果只卖到5.75元,几乎相差一倍多。 3.生产功能果 这几年,苹果价格低迷,但功能果价格坚挺,如辽宁省兴城市三道沟老黄顶合作社SOD果每千克售价16元,且供不应求;三门峡二仙坡苹果示范园SOD苹果单果卖到8~12元;在辽宁绥中杨斌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富硒苹果也比普通果增值2倍以上。 4.科学施肥 运用“叶分析”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既能节省肥料用量20%以上,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果品不会因缺素症等而降价销售,反而有利于创品牌高价销售。 5.运用小冠树形(细长纺锤形、松塔树形和高纺锤形等) 结合“傻瓜修剪法”,树冠通风透光,优质果率高达90%以上,而且修剪效率提高2~3倍。 6.错过大小年 全国苹果产量有大小年现象,一个园子、一株树也有大小年现象。在全国和一个大的地区呈现是大年的时候,尽可能把自家苹果园多疏果,少结果,变成小年,否则,结的越多,果价越低,收益越差。这样,明年,全国或地区成小年时,自家果园多留果,果价就会好些,这样,也可以相对提高自家果园的收入,也可帮助全国把产量降下来。 7.政策鼓励 限产提质是一项艰巨、长期工程,需要大力宣传,政府领导重视,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限产提质,措施得力,果农认识,齐心协力,抓出样板,必见成效。只有全国把产量拉下来,价格才能上得去,否则,果农付多、回报少、树势衰弱,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汪景彦、李壮、李敏、陈艳辉 杨晓竹、厉恩茂、安秀红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 ![]()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