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桃树专刊 >  正文
你知道吗|“疙瘩桃”“猴头桃”到底是啥原因造成的?
2017-06-05 18:22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68484
摘要: 准确判断出果树果实、叶片病害是植保工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病虫害防治的彻底不彻底,判断是前提。判断准确,防治效果事半功倍;判断失误,必然会造成前功尽弃。
         准确判断出果树果实、叶片病害是植保工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病虫害防治的彻底不彻底,判断是前提。判断准确,防治效果事半功倍;判断失误,必然会造成前功尽弃。在果树果实发育过程中,受气候和外界人为的影响,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新情况(病虫害),如果不能及时针对性防治,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前提是必须彻底弄懂发病(虫)原因。即便是花前买教训,也要弄清弄明白。 
        前段时间,我在某微信群里看见了几组桃果图片,桃果疙瘩形,不规则,像猴头果。大家都发表了不同看法,这是好事,值得提倡发扬光大。只有在争论中才能各抒己见,求得正确结果,把明年植保工作做得更好。对这几组“疙瘩果”,有些人说是蚜虫危害的;有些人说是生理病害,缺硼造成的;也有些人说是治蚜虫时间晚了造成的(但也有人说花开到10%防治蚜虫,都没问题,不是蚜虫防治过晚)。


        到底哪种说法对呢?今天,我把我平时如何判断病虫危害的方法加以阐述,供大家参阅:
        1.防治蚜虫最佳时间:
        桃树上蚜虫多是上年秋,产生有性蚜虫交尾后,10月份迁飞到桃树当年新枝上产卵越冬。第二年,在晋南桃区,三月中旬以后进入花初露红期,芽还没萌芽,蚜虫卵是不会孵化的。因为孵化出来的若虫喜欢吸食嫩叶片汁液,当萌发出叶芽时它就开始孵化。这就叫物候期。只有少量开花,卵才能达到95%的孵化率(专家资料的结论)。目前,农药还没有完全彻底杀灭卵的特效药,只有此时用药防治效果最好。
        2.蚜虫能不能危害“胚珠”:
        答案是肯定无法危害。
        (1)目前,即使是成虫蚜虫也没有发现它的刺针穿透嫩叶,造成叶片小孔,伴随着叶片长大而变大。严重卷叶也没有发现叶片有穿孔。
        (2)桃树栅栏组织是比较松散的网状,它的刺针都穿不透。那么桃花中心点里边胚受到花萼的保护,根本无法受到蚜虫危害。花萼质地更紧密、蜡汁更厚。如果危害的话,只能造成花粉梗和受精管道受损无法坐果而落花。

        3.什么原因造成猴头果实呢?
        (1)用排除法找原因:
        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缺硼,硼肥也叫坐果肥,它在幼果期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缺硼苹果、桃等水果都容易出现缺硼,使果实发育不正常,叫生理病害。如秋施基肥不知道补充硫酸钙镁硼,或开花前后不给树冠补充叶喷硼肥等措施,容易造成果实缺硼果面凹凸不平。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壤过酸过碱或14种元素搭配不当引起各元素的拮抗作用,使硼元素无法吸收造成缺硼现象发生。
        如是全园树或多或少都有此病发生,很可能就是缺素引起的病果。但如果是个别树上有疙瘩果,那就得在虫害上找原因了。什么虫能造成疙瘩果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茶翅蝽。
        成虫茶翅蝽产卵很特别,它可在一片叶的背面最多可产10多粒,4~5天孵化,此时花萼已脱落,刚好进入幼果期,先静伏于卵壳周围或上面,以后分散危害。它不但危害果实还危害枝杆,造成桃树流胶。所以,必须引起桃农重视。


        4.防治方法:
        (1)在成虫越冬前和出蛰期在墙面上爬行停留时,进行人工捕杀,特别是园内房屋。(2)查找卵块(成虫产卵期)灭之。(3)化学防治。若虫期可用弯刀等菊酯类农药效果好。(4)交替用药。
        对于病虫害,一定要做到针对性选择农药,交替使用。千万不能只顾防治蚜虫而忽视其它病虫害的防治,顾此失彼造成损失而后悔。

【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金牌讲师 王万魁】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