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果农都知道为了成花,六、七月要旱一点,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生长表示消耗,停长才表示积累。5月中下旬新梢停长(黄河金三角果区,其它高海拔果区时间相对推迟),只要2个月内树上不冒条,叶片合成的营养都用于积累,当营养积累的多,才能发生芽变成花。
大家都知道,无水不长树,只要浇水,树上就会长条,特别是树势偏旺,树上无果或果少的情况下,六、七月浇水会使停长的新梢冲出来又长,消耗营养影响成花。
山西果树研究所,多年前曾试验观察报道:“短枝在运城果区4月20号左右停长,6月23号才在芽内发现花的原始基,短枝停长后,积累营养60多天,才发生芽变有了花胎。那么,4~5寸、8~9寸长的长果枝比短果枝停长迟10~20天,因积累营养不够也就推迟成花10~20天”。这就是为了成花,六、七月尽量不浇水、少浇水的理论和依据。
另外,成花要求提高花芽液浓度,六、七月浇水,不但易冒条,还会使花芽液浓度降低,不利于成花。
农村有一句话: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你咋做,但在果园浇水上千万不敢乱学。如果人家树势弱、满树果,六、七月温度高,发现地干,土壤缺墒,对果园浇了一次水,因为有果压树,加上弱树上没有1尺以上的长条新梢,停长后不会再长,人家浇水后树上不冒条,就不会影响成花。但你树势偏旺,或树上果少压不住树,六、七月浇水后树会大量冒条,影响成花。当然,矮化中间砧和矮化自根砧果树,因为根系扎的浅不耐旱,可另当别论。
一般年份只要控水2个月,只要树上不冒条,合理留果,5月下旬补磷,成花都没问题,特别是合理留果最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果树上留果太多,环剥第2年也不会成花。当然,每年的气候不一样,如果六、七月数十天不降雨,土壤缺水,应该采用隔行轻浇,以解除旱象。因为六、七月也是果个膨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