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桃树专刊 >  正文
桃树:通风透光是根本,优质丰产靠骨架 平衡树势是主线,相辅相成靠连接
2017-06-14 17:08   |    发布者:曹仟   |    点击数:35665
摘要: 桃树在经济林当中,对光照尤为敏感。只要在生长季节造成月余严重光照恶化就会使叶片失绿发黄而脱落,造成枝组枯死,果枝外移现象发生。

 一、通风透光是根本

桃树在经济林当中,对光照尤为敏感。只要在生长季节造成月余严重光照恶化就会使叶片失绿发黄而脱落,造成枝组枯死,果枝外移现象发生。因为桃树芽子有早熟性特点,只要当年新梢叶片展开变大,朝上或斜生强旺枝顶端嫩芽都能萌发出现二次生长,发育的新枝成倍增加,受外界条件刺激,如修剪不当、梨小危害嫩梢等都会出现三次四次级的萌发生长,造成中下部、内膛缺光使枝势变弱或死亡,正因为对光照敏感,芽子有早熟的特点,徒长、直立旺枝、外围发育枝极易变强长大,造成树势和枝势不平衡,影响骨架等培养,使顶端优势明显,中下部势力变弱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所以,必须结合桃树非常喜光特点,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从小培养建造符合桃树喜光的树形来。目前,推广的主杆形、一主两杆、三杆、V字、Y字形树形都是较为合理树形,但是宽行密植是方向,利于桃树采光产优质果,利于管理耕作的机械化、水肥一体化,减少人工的投资,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二、优质丰产靠骨架

骨架既是平衡树势的基础,也是丰产优质基础,所以必须要从幼树抓起,以密度定树形,能叫密了行,不叫行间密。

建立牢固的骨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株距较密,没有建造下牢固骨架,树结果后因负载量不行而变性,东倒西歪,相互影响,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目前栽培方面流行两种栽培模式,即支架栽培和无支架栽培。

1.支架栽培的优缺点

优点:不考虑尖削度,不必培养牢固骨架,直线上升,成形快、丰产早。当年栽树第二年可最高亩产达5000~10000斤(大型果),必须有支架支撑保护才能亭亭玉立。

缺点:材料、投资投工较多(水泥杆或钢架拉铁丝绑缚固定。)直线上升,容易造成顶端优势明显,上强下弱。上部果个大,品质好,顶部徒长严重影响下部光照,使下部果小着色品质差。因为不短截秋梢段做骨架,夏秋雨多年份极容易出现较长盲节光腿现象发生,很难再出芽长条,即使短截到盲节处也逼不出隐芽萌发,变成死桩而影响产量。随着树龄增长,上强下弱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是一主两杆形或VY字形采用直线上升,缺点会更多。因为尖削度小而没有负载量,果实膨大后使主枝(杆)变形下沉,反而使产量、品质下降。用支架支撑,会严重影响行的空间,难以机械化操作。

2.无支架栽培优缺点

优点:从幼树开始培养骨架,短截摘心手法是培养增大尖削度最重要手段。通过摘心短截能增强下部势力,长强条旺枝,多留斜生的增粗枝使主杆(枝)加粗,增加负载量。不留秋梢段做骨架,自然消灭了盲节就没有光腿现象,同时曲线上升,能抑制顶端优势,增强中下部势力,达到上细下粗,上下平衡,更能便于机械化操作,还能很好的利用直射光、傍光、侧光、反射光,对果实优质丰产能起到很好作用,减少了投工投料的成本,一举几得。

缺点:丰产期推迟半年至1年。从长远考虑,无支架栽培利大于弊。随着我国机械化发展进步,机械化修剪、防治病虫害、除草、施肥、渗灌、水肥一体化都有可能得到实现。可大大减轻经营者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三、平衡树势是主线

1.整形修剪达平衡:

平衡树势的基础要从幼树开始,主杆形必须达到曲线上升,VY三杆等开心形从幼树整形开始,一定要做到四个一样:“即角度一样、粗度一样、高度一样,结果枝长短粗细尽量一样”,这是平衡树势“核心”,做得到位,就能合理的最大化利用光能、上下平衡、内外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

通过冬季整形修剪和夏剪,每一锯每一剪和摘心、短截、转枝、捌枝都是平衡树势手段,利用芽子方位调整到枝生长达到合理角度,顶部抓瘪芽控旺长,中下部用饱满芽促长势,加上小弯曲延伸骨架,完全可以达到树势和枝势的基本平衡,使树体整园达到错落有致,均衡的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光能,最后达到树体健壮、花芽饱满、丰产优质,达到产能的最大化。

 2.施肥浇水搞平衡

平衡树势除整形修剪手法外,结合水肥管理效果会更好。施肥、浇水不合理,往往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差,造成华而不实座果差或者着色较差品质下降的情况发生,还容易诱发一些生理病害。

一定要根据桃树四个重要施肥管理阶段,及时的进行合理施肥,北方土壤偏碱,尽量选弱酸性肥,南方尽量选碱性肥。秋施基肥一定要按NPK=1:0.5:1.2~1.6比例全营养肥施入,花前以NP为主,硬核期以磷钾为主,钾一定要多于磷;膨大期以K>N>P比例施入,才能使树体健壮,果实发育良好。根据树势、产量所需来合理调整NPK的比例。当树弱果量大时就要多N肥,当果少树旺时可适当减少N,多补P和K来平衡树势。

天旱时可浇水,土壤墒情够用时可控水调节长势,达到均衡生长。

3.增加土壤肥力是平衡树势的助推器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决定着土壤肥力,含量越高,有益菌越多,肥的利用率越高,它能平衡土壤的酸碱度,把被土壤酸碱固定的矿物元素重新分解为可溶性速效元素,得到根系的二次吸收利用,极大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桃树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根深叶茂。使平衡树势能得到实质性改善。

四、相辅相成靠连接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整形、冬剪、夏剪、夏管、植保、浇水、施肥,一个环节也不能落下,环环紧扣,一环套一环,才能做到不误农时,不顾此失彼,结合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金牌讲师 王万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