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9 18:20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53625
近两年在陕北和宁夏中卫讲课较多,通过与果农交流摸底发现,尽管处在优生区,但果品的质量、品质和商品率都不高,果农收入一般收益低下,甚至有些地方在今年来果价低迷的情况下,收入还不及黄河金三角的一些适生区。随着国家苹果战略西进北移调整,陕甘宁最大的优势是海拔高800~1300米,昼夜温差大,立地条件优越是生产高档精品果的好地方,也是为苹果出口和满足国内高层次消费人群提供商品的主产区,虽然“洛川苹果”品牌价值89个亿,但需哟啊更多的优质苹果来支撑。主要是果农现有的观念与技术好不能与现代果业发展的趋势相匹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沈北地区,果农普遍开春对果树采取一次性施复合肥14-14-14或N、P、K17-17-17,亩投资在2800元~3000元左右。大家都知道,化学肥料是要通过光照叶片加工转化成有机营养才被果树吸收利用,但3月施肥时,树上没有叶片,没有加工厂,只能是果农把化肥从经销店转移到果树地里而已。果树正常发育规律是早长早停早积累。果树春季萌芽、抽枝、开花、座果、增大叶面积,幼果膨大要靠上年的秋施基肥贮备营养来支撑,由于开花消耗大于积累时,就必须给果树及时追施以高氮为主的水溶肥来补充供应树体营养正常发育。因为氮是生命元素吸收快,含量高,利用率高,这是国外果业水肥一体化的主要追肥趋势,就像人们吃馍一样,是熟食,张口就能吃,但化肥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化学元素好比是生面,马上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而且利用率低,只有30%而已。

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果农很少给果树补磷;7月下旬8月上旬给果树补高钾就更谈不上了。9月份给果树秋施基肥全营养有机、无机、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生物菌剂更没保证,只是少数人而为之;造成中期花芽分化,细胞分裂壮根,后期果实膨大增糖着色,都不能很好的完成,营养不良,后劲不足。另外春肥一炮轰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但我们果农一直这样做,前期树上无叶,树下要下沉一部分。但到5月中旬等树叶由黄变绿,有了叶功能时,大量的化学元素通过水分拉动叶的蒸腾会上树加工转化,水分蒸腾了,养分留在了树体和枝叶里,造成已停长的中短果枝二次萌发,中长枝延长生长不停长,使树上的枝类比不合理,长枝多短枝少,花芽因徒长枝而不能正常分化,芽秕造成树上后期大量冒条,树势虚旺,大小年严重,这就好比人吃饭一样,一日三餐全部集中在早上吃完,不出问题才怪哩。

一般表现为冬春剪多,夏管拉枝,拿枝软化不到位或不转化;秋季拉枝将极性转移到各芽体上减少春天光腿现象,这样简单的道理都弄不明白,老在夏季环割,没有中短枝成花少!难以稳定树势,造成年年剪,年年冒,走极端,机械造型先形后果,主枝不是大中小搭配合理,上中下错落有序,松散细长型结果枝吊,而是背上背下全剪只留平行枝,就像鱼刺一样,前期剪小留大,枝干比拉不开,背上粗枝也不拉垂转化,每年冒旗杆或侧枝过多过大成花少,交叉多,光照差,而不是尊重红富士的结果习性,边长树边刻、拉、妞、拿、割、转,使树势先稳下来,边结果边整形,逐年就将树形培养出来,产量也逐年翻倍增加。更有个别果农,从小到大第一主枝就留1.2米高,以下所有枝全剪,上边每一尺留一个枝,多余枝全剪,不懂得幼树结果靠枝多,大树结果靠光照,造成树势衰弱,7~8年的树直径不足6~5公分粗,更谈不上早果早丰,最后造成春剪树下长条满地,秋看树上长条满身。投了资,费了劲,出力不讨好,换来的是高价柴和低效益。
其表现是广种薄收,冬剪不认花留的多,而花前不搞复剪使园内大部分一半结果,一半休息。大年树上果一串,果个小,颜色差,糖度低,凡是花全留,造成树势弱,病虫害多,白粉病、腐烂病、花叶病、小叶病齐头并进,养分全让这些病虫给掠夺一空,产量低,亩产200~500斤,商品率只有50%~60%,70#、75#规格比例大,80#以上规格少。后期摘袋后增红措施,包括摘叶转果,大部分果农不干,这就是果农没有质量意识,不知道一红遮百丑的基本道理。
也不懂如何解决果园郁闭的方法,枝与枝交接操作不便,光照恶化,上强下弱,结果部位外移,喷药弯腰下爬;疏花定果套袋操作不自如,行间无通道,不利于机械化,造成误工误时,加大成本。主次不分明,更不分临时和永久,随意锯枝短截,使整园都没有几个完整的树体,;枝组角度结构不合理,永久延长头本来是抬头拉势长枝的,反而低头结果,侧枝竞争、徒长、短枝少、二次冒条,不能有效占用中下部的空间,浪费了空间,使营养枝条不能及时转化为生殖生长,减少了结果部位和叶幕的厚度,结果枝吊的构建很难实现,这也是产量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见病虫不用药,或者不懂各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使白粉病、腐烂、干腐、锈病严重,未果先腐,园貌不整齐,大的已结果数年,小的才补栽2年,对天旱防虫,天涝防病认识不透彻,使果树因天旱红蜘蛛大发生或因连续下雨诱发褐斑病而造成大量落叶。这时候果农才想起打药,10天喷3次,乱投医,最后叶落树弱,果个膨大受阻,各种黑红点、水锈、苦痘等生理病害发病迅速,严重影响商品率和果子的红度、糖度,口感变淡。不知道叶是妈,果是娃,断奶后果严重,更是会影响明年的花芽质量,甚至还会出现二次开花现象。

对果园在生长季节见草就锄,甚至用机械长年旋耕地,开春施肥前就旋地,把树根打断了。试问果农,你施的肥料用什么往树上送?因为根系是果树的嘴巴,连续的旋地使树体严重衰弱,导致生理性的枝干、小叶、黄叶、花叶病和缺素症发生,不知道草是果树的朋友,生草可调节果园小气候。使园内果实日灼、不抗旱涝,水土流失严重,进园似火炉,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团粒结构透气性差,加大了树上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破坏了生态环境,得不偿失。

7.授粉树少,品种单一造成花而不实或满树花、半树果。使果型指数小,畸形果多。主要是遇到特殊年份,恶劣气候难坐果,产量低,造成树体冒条返旺等现象发生。
8.品种落后。上色差、难全红,精品果少,商品率低,效益差。通过摸底了解大部分果园品种是秋富1号、2001,由于品种的老化和市场需求不接轨,卖果时,上红下绿,中间个小,还给选果人发红包,加大了开支还坑害了果商,使果商不能长期合作收果,关键是拉你的果不能赚钱。
9.网络不通,制约了信息的传递。坐井观天,小农意识,小富即安,认为种果树比种粮强就满足了。另外对果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行情缺乏认知,造成相互拆台,即使优果也不能优价。
10.没有质量和品牌意识。不管果子质量等级高低,都用一种箱子和品牌,鱼目混杂,把那些管理好的果农也因果子质量差,颜色绿的果农给坑苦了。收果的一来,好果少,次果多,费工费时造成果商压价,整体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产销关系。
11.不报团,不跟一个团队,发奋自强,而是躺在政府怀里,靠救济和扶贫生存。延长县金盆村国家给拨款每亩1000元补助给果农搭防雹网都不干,自己还怕投资支柱和钢丝,甚至前几年政府免费发放都拆掉或怕麻烦,一旦遇上冰雹就放弃管理和自救,造成病虫害多发,树势极度衰弱,根本就产不下好果,失去了务果的信心,只想砍树,改种其它树种。难道种其它水果就不怕冰雹袭击吗?
未完待续··· ···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解玉明】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