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果业转型升级之际,果农们应如何紧跟发展趋势?(一)
2017-10-15 08:43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34482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三十余年,苹果产业作为以陕西为主的渭北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产业。人们从陌生的未知,通过数十年的实践作务,不断总结完善,各地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各有千秋。

改革开放以后,三十余年,苹果产业作为以陕西为主的渭北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产业。人们从陌生的未知,通过数十年的实践作务,不断总结完善,各地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各有千秋。可是大部分果农仍然身处迷茫之中,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在果业界领域之中,栽培模式、管理技术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多果农都是上了岁数的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没有分辨能力,好似盲人摸象,见解各不相同,闹出了很多笑话。


“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四项关键技术是陕西省政府根据苹果树盛果后期,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个小,色差提出的有力措施。可是在基层实施的时候,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实行一刀切。不论大树小树,盛果期树和初果树,一律大杀大砍,可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栽植的果树,十年前基本毁完。记得2007年一次在张洪皇楼村培训,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体系岗位专家李丙智在讲课中途讲了这么一句话:“大改型是果树管理必经的一段过程,是针对果园郁闭或个体郁闭的一种手段,是果树在十五年后进入盛果后期所采取的手段之一。近年发现有的幼园也在改型,这是不正确的。比如说一个姑娘家得了盲肠炎,被推进手术室,却被做了绝育手术。”你说这......逗得满堂大笑。


闲话少谝,言归正传。笔者是从上世纪九二年开始务苹果树,当时的我常年西安打工,好多朋友说,你应当栽上些苹果树,比你打工强。可是当时的我不懂技术,根本就是门外汉。我下定决心钻研技术,每次回家不论哪里有老师讲课,我都骑车前往听讲。对管理果树有了初步认识,2006年被聘为陕西果业协会,西安果友协会通信员,2007年考取获得高级农技师。以后又被《陕西果业》报聘为通信员。每年多次培训,听取了不少专家教授的讲课,最终明白了任何事物都要以超前思维才能不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笔者认为:一、要改变观念,务果先从自身寻问题。首先改变从树上管理转型到地下管理。沃土、养根、壮树,只要土壤肥沃了,果树生长势力自然强壮了。基肥是果树地下管理的基础。二、品种是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要选对优良品种,就是成功的一半。三、栽培模式: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模式是大苗建园、矮砧密植、起垄覆膜、沟灌生草、下垂枝结果。在陕西掀起双矮栽培热潮。宽行密植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应虚心学习,掰碎揉烂成竹在胸,才能三年结果,四年丰产。四、向四季管理发展,春促:促生光秃带萌芽,进行增枝;夏管:及时追肥,5下6上以高磷为主,树势弱的可以加少许氮,地下树上双管齐下。树上剪除竞争枝及徒长枝,减少树体营养消耗。秋转化,把二至三年的枝条拉枝转化,利用空间,有空斜下,无空直下,基部柔软,用绳固定。背上多留当年新生停长枝。冬季是调整稳定,哪里强修剪哪,原则是宁取一大,不取两少,宁要十个一,不要一个十。老果园应依势定形,不能死搬硬套。总之一句话:果树管理只有八字诀:增枝、转化、调整、稳定。果子是务出来的,条子是剪出来的。尤其是富士树,它成枝力强,一旦动剪,马上翻脸,夏季满园冒条,将血汗钱最终换回的是高价柴禾一大堆。

(未完待续......)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马存让

运城网信备案A00220号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