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苹果专刊 >  栽培管理 >  正文
王建堂:我与中农乐的不解之缘
2017-10-21 16:12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29829
摘要: 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除了我自己刻苦学习、辛勤努力和付出外,应当归功于中农乐,没有中农乐就没有我现在的果园,没有中农乐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没有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1993年,响应万荣县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我栽植了10亩红富士苹果树,由一个种庄稼的农民变成了一名果农。
  刚栽下果树那阵子,真是两眼摸黑,一点技术都不懂,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把果树管好,我买了很多关于苹果管理的书籍,进园管理果树总要带上书本,边看边学边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98年,果树总算进入了盛产期,有了苹果,有了收入,多年的辛苦投资总算有了回报。当时因苹果面积突增,产量猛长,价格只有几毛钱一斤,不过比我以前种小麦、玉米的收入要高得多啦!政府为了帮助果农提高果园的效益,提倡并且推广苹果套袋,并聘请果树专家汪景彦等来我县给果农传授技术,我就积极地学、认真地听、细心地干,2002年我的8亩红富士苹果就卖了近10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苹果亩收入超万元的苹果状元。2004年,我被县政府认定为果树土专家,2005年被县果业局聘用为科技指导团成员,我的果园连续多年被县政府、乡政府评为示范园。2007年,我参加了在杨凌举办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培训班,结业时被认定为高级农技师。

 


2008年,中农乐走进万荣县,我有幸被县果业局任命为中农乐高村工作站站长。中农乐,一个多么好的服务组织,多么好的服务团队,多么好的新技术。自从加入了中农乐,我的果园真是脱胎换骨,脱颖而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使我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中农乐大力开展果树大改形,搞间伐,实行水肥一体化等等一系列新技术,果园的产量连年递增,质量逐年提升,经济效益也翻了番。2013年,我的8亩红富士苹果共套袋22万个,产果9万5000斤,那年价格也特高,每斤3块8毛多,收入30万元;2015年全国苹果价格低迷,出现了苹果滞销的现象,很多果农的苹果只卖到每斤一元左右,而我的果园却套袋20万个,共产苹果10万零5000斤。这都得益于我跟上中农乐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科学投资、合理施肥、平衡施肥、全营养施肥,产出的苹果深受客商青睐,最后还以每斤2.3元的价格全部出售,收入20多万元,减去6万多元的投资,每亩纯收入2万多元。  

 

十年来,我的果园连年被总部评为一类示范园,每年接待外地参观团50~60次,给当地的中农乐会员和果农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除了我自己刻苦学习、辛勤努力和付出外,应当归功于中农乐,没有中农乐就没有我现在的果园,没有中农乐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没有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金牌讲师   王建堂

运城网信备案A00220号

万荣高村工作站  安全溯源会议进行时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