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桃树专刊 >  正文
【桃联盟之窗】桃子不卖钱,岂能一挖了之?
2018-02-03 08:45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37018
摘要: 2017年桃子价格下跌,桃农的收益明显下降,不少桃农不挣反赔,甚至出现了“丈夫在树上用棍子敲,妻子在树下哭”的场景。目前在山西一些桃产区出现了桃农挖树的现象,种植多年的桃树毁于一旦,看了让人不免惋惜。

       2017年桃子价格下跌,桃农的收益明显下降,不少桃农不挣反赔,甚至出现了“丈夫在树上用棍子敲,妻子在树下哭”的场景。目前在山西一些桃产区出现了桃农挖树的现象,种植多年的桃树毁于一旦,看了让人不免惋惜。近日,笔者深入桃子产区,了解桃农的心声,与他们一起探究挖树的原委。

       “不挣钱了,只能挖掉它!”2017年12月15日,山西万荣县汉薛镇桃农王某,一见笔者就说出了今年的苦恼,一大堆挖回来的树杆堆在院里,他告诉笔者,由于面积太大,产量太大,又是一个品种,成熟期就那么两天,价格低不说,还卖不了,今年村里就有好几户桃农桃子挂在树上没有卖。因为价低、难卖,看不到市场前景,部分桃农便开始挖树。


       在临猗三管的一家挖树现场,一位桃农告诉笔者“今年到后期,一斤桃子两三毛钱,一亩地还卖不到我的投资钱,看着它就来气,你说不挖咋办,明年接着赔?”

       近几年,桃树由于结果早,产量高,管理容易,效益比较高,而受到果农的青睐,面积迅速扩大。在一些地方,由于品种单一雷同,成熟期过于集中,出现了局部阶段性过剩现象,加上技术不配套,质量意识薄,在经济下行与质量猛增,结构失调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庞大的低品质桃只能烂掉、倒掉,桃子卖不了钱,桃农便挖树。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与一言不合就挖树的“激进派”不同,一些地区还有许多拿不定注意的“温和派”。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是桃子还可以卖高价,只是需要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而令许多桃农烦恼不已的是至今找不到一条适合当地桃产业发展的出路。


       在万荣里望乡一位桃农对笔者说出了挖树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桃农只注重桃子的产量,不关注品质,也没有品牌,盲目的打农药一茬接着一茬,滥施化肥一次接着一次,桃子是催着长大的,口感差、色泽差、又集中上市,连年不好卖,那只能挖树。”

       挖桃树者都集中在那些在季节、品种布局不合理,属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粗放,品质低下的桃产区,造成季节性的烂市,这只是个别地区,个别成熟期的过剩,它是品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那么桃农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在转型升级。


       首先要转变观念,消费已转型升级,优质、安全、营养、特色、全球化扑面而来,那么我们种植者的意识和方法也要跟上,我们生产的桃子要有外观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以迎合中高端收入阶层需要的营养健康、安全放心果品的心理。

       其次必须科学化布局品质。桃品种非常多,资源很丰富,我们在栽植时,不要跟风,不要一哄而上,我们要针对市场,合理布局,发挥桃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优品种,充分发挥新优品种品质、品牌优势。对于那些不卖钱的大树可以通过嫁接更换品种,发展新优品种,更换老品种。


       再次,我们的桃农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素质,让自己成为新型农民,只有那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吃苦的新型农民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全面提升桃农栽培管理水平,促进桃产业转型升级。


      温馨提示:因当前加入该群人数较多,如若二维码不容易扫,请拨打中农乐客服部电话:0359-2150909。

作者:中农乐新闻中心 郑科

运城网信备案A00220号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