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三分钟:你拥有的平凡,都是他人的奢望
2018-02-10 21:33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27936
摘要: 这几天,一个名为《三分钟》的视频在朋友圈火了,主人公是一位列车员和她的孩子。

01 |

那个背九九乘法表的孩子


这几天,一个名为《三分钟》的视频在朋友圈火了,主人公是一位列车员和她的孩子。

 

妈妈连续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她都在从祖国最南到最北的火车上送别人回家团聚。

 

幸运的是,这班列车会在她的小城里停三分钟。这一天,孩子早早地便等在了站台上。

 

他个子不高,但却站得笔挺,用尽全力垫脚张望,不想浪费一秒看妈妈的时间。




列车进站后,三分钟的倒计时开始。


上车下车,人来人往,找妈妈太难了。小男孩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挤,努力寻找妈妈。


当站台终于渐渐安静下来,他们终于相遇。出于本能,妈妈转身就把孩子抱在怀里。


短暂的幸福突然出现,千言万语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孩子突然背起了乘法口诀,妈妈突然想起:


“我上回吓唬他,如果还是记不住乘法表,就更见不到妈妈了”




此刻,孩子也许想说:


“妈妈,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我会用功念书的,别担心”


“妈妈,我想你,我会背乘法口诀了,你留下陪我,好吗?”


孩子记得妈妈说过的每一句话,尤其当离别成为这对母子的常态时。


“九九八十一!”,伴随着乘法口诀的完成,也到了和妈妈说再见的时候了。


孩子纯真地挥手,妈妈笑着流泪,在他们的身后,是因为团聚而面生喜悦的众生相。整个车站,因为“团聚”而充满温暖。




孩子,我恨不得想抛下全世界来陪你,可是我做不到。


因为还有其他的孩子在等待他们的妈妈,

其他的妻子在等待回家的丈夫,

其他的母亲数着日历盼望孩子的归期。


春节快到了,年味一点一点变浓。而这个视频最触动我的是:


我们所享受的平凡,也许是他人可望不可即的奢侈。


02 |

很多职业是不能回老家过年的


我们认为,春节团聚,是天经地义的。


甚至,还会抱怨因为团聚,七姑八姨要问的“你二胎了吗?加工资了吗?孩子成绩好吗?……”而心生烦恼。




2016年,支付宝对4亿实名制用户做过一个调查,春节,只有53.4%的人回了老家。排除12.2%的人在别处过年(通常是旅游),34.4%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留在工作地过年。


不是每个人,都有权选择可以回家,跟亲人团聚。


 比如农民工 

他们有的不知道如何使用APP,不懂得如何在网上秒杀车票,甚至不知道除了火车站,别的代理窗口也可以买票。


因为抢不到春运的票,除夕那一天,他们有可能正啃着干粮喝着白水,在其他长途交通上,祈盼没有大堵,初二可以到家。


有可能,直接不回家,在厂房默默继续工作,抬头看一眼鞭炮声中的月亮。


 比如军人 

我记得有一个小品,军嫂们组团去看守卫边防的海军,有的抱着孩子——因为怀孕后,先生就回到了岗位,到现在还没见到自己孩子长什么样。


可她们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风浪,无法靠岸,在看到先生们模糊的身影时,她们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返航。


有一个军嫂在寒冬腊月的海上,脱掉大衣,里面穿着一条裙子——


“每次你回来,都是冬天,你都忘记我夏天穿裙子的样子了吧!我今天特意穿了,你看到了吗!”




 比如医生 

有了孩子我更有感触,过年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回老家水土不服,异地感冒发烧;也怕孩子贪图玩鞭炮,炸伤自己。


而能为这一切兜底的,就是医生。春节,是医生最忙碌的日子。


我同学的妈妈就是医生,她告诉我,很少在年三十的饭桌上见到妈妈,就算见到了,也是吃一碗饭立刻要走,甚至除夕都在值班,整个过年期间随叫随到。


 还有春运人员 

陈可辛短片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列车员的故事。


大年三十甚至整个春运期间,他们只能和父母、孩子,打个电话,视频一下。除了列车人员,还有车辆司机,票务人员,空姐,地勤人员……他们也不能放假。


为了更多人安全回到家中,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团圆。


这些农民、军人、医生、春运人员......抛开职业这层社会角色,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爸爸、妈妈。


家里有孩子等待她,以为背好九九乘法表,就可以多一点团聚。


其实,我们所得到的的一切平凡,都是幸运。 




03 | 

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

有时候是后会无期


去年,听朋友说了她的故事。她小时候父母很忙,于是她从小就在农村姥爷姥姥家长大。


她读小学,离开了村庄。刚开始每个寒暑假都回去。后来念大学,去了北京,恋爱了,结婚生子了,过年也未必回去。


姥姥每年春节前都给她打电话,问她回不回来,给她的孩子缝了棉袄......她姥姥努力学会了用视频,看到她和她的孩子,皱纹都舒展了,笑着流下眼泪。

 

愧疚涌上心头的时候,她总想,做完这个项目,明年一定回去看姥姥,给她在农村的房子好好装修一翻,住的舒服些。


但姥姥去年查出了肺癌,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扩散到了全身。不到一个月,姥姥走了。

 

她甚至没赶得上见姥姥一面,等她回到姥姥家,墙上只有黑白遗像。姥姥的遗物里,抽屉里最多的,竟然是她小时候玩过的,不值钱的玩具。

 

在她心里也许永远会有一个洞,填不完的遗憾的寂寞——“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去了”。

 

我以为来日方长,一不小心竟是后会无期。 




看了陈可辛的三分钟视频,想到再过一周就要动身回老家,真的思绪良多。


那些我们能跟孩子指着桌上的菜分享“苹果是岁岁平安”,“鱼是蒸蒸日上”,“饺子是招财进宝”的日子,能有多长呢?很快他们就长大了,像我们想逃离一样,逃离我们。

 

我们能听着父母絮叨“你多穿点,南方冷”“你别熬夜,老了都是债”“你快起床,几点了还不吃早餐,胃还要不要”的日子,能有多长呢?很快他们就老了,不,他们已经老了。


还健在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想当年,是多么疼爱我们,视为珍宝,我们也曾经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是那个说过“我有钱,存钱罐好多钱,帮你们买个大房子”的三岁儿童,不是吗?


那天听《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说,小时候总能跟姐妹们一起守夜,吃火锅里煮的饭。


今天大家都在北京不同角落成家立业,过年要去婆家或者旅行,兄妹三个在年三十全部聚齐,竟然是十年都没再有过的事儿——

 

“大家总跟我说,晓卿,推荐一个饭馆去吃年夜饭。我想说,别的饭真都有好饭馆可推荐,但年夜饭,最好的饭馆一定是自己家的厨房。”


愿我们珍惜此刻,所有平凡,从来都是幸运。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