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上榜专家管理 >  卫振和 >  图文信息 >  正文
要想双套袋卖高价 花果精细管理是关键
2016-01-27 16:54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51053
摘要: 套袋,要有果可套;双套袋,更要有好果可套。

一、授粉是第一要务    

  套袋,要有果可套;双套袋,更要有好果可套。如果果树有花却没坐住果,作为果农来说,今年就没收成。所以,富士苹果务必授好粉,坐好果才有管头,才有盼头。

  我们这几年的教训是:授粉树配置不当、花期气候不良(春旱、高温、阴冷、大风等)及花期短的情况下,富士果自然坐果率往往都很低,有的成为小年或几乎绝产。而在授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人工授粉的效果都是十分显著的。每个果都有9~15粒的种子,单果种子数多的果个大,果个大固然产量高,果型指数好。在花期湿度大不利于坐果的情况下,人工授粉受精后的花会进一步发育形成胚乳和胚,胚在发育过程中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调动周围光合产物运向果实,以便果实发育。能否坐住果关键在受精,坐住果是否能长大关键是营养。所以,优质高效的果园常把人工授粉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措施,年年都必须搞。如果你想搞双套袋,那就必须有“优质意识”、“商品意识”,必须科学搞好人工授粉。  

二、喷M-JFN和多聚硼必不可少    

  M-JFN是中农乐的顶尖产品,以色列原装进口,能迅速启动植物的抗逆基因,诱导激活植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抵御寒冷、旱、涝、盐碱、重茬及不良环境的侵扰;增强光合作用,激发其生长潜能,使植株健壮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壮根、促长、保花保果、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膨大。而中心花露红期用多聚硼,是中农乐无数会员用出来的妙招。花钱少,顶大事,坐果率明显提高。 

三、科学疏果是提高单果品质的有效措施  

  为节省养分,应于花后10天疏除质量差或多余的幼果。要根据树势、品种和肥水条件合理留果,此项工作要求在花后26天内完成。大型果(富士、红星等)每果丛只留1个好果,果量不足时,壮枝也可留两个边果。一般富士亩留果量:果园肥力差的留0.7~0.9万个,中等肥力果园 1~1.2万个,红星1.2~1.5万个,肥力高的果园1.3~2万个。确定亩留果数后,可按亩树数分解到单株留果数,再分解到1个主枝的应留果数,这样就可做到心中有数,大致留果合理,克服大小年现象。注意要留果柄下族叶大而多的果,要疏除梢头果、偏头果、贴胎果、未孕果、小次果、生锈果、霜环果、枝磨果、柄扎果和虫伤果等无商品价值的果。  

四、花后三遍药是双套袋前的把关药

  花后三遍药主要是防治斑点落叶病(果实红点病)和果实黑点病,这两种病防治好了,其他病害如轮纹病和炭疽病就都解决了。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卷叶蛾和蚜虫等。

  1.斑点落叶病。这种病菌只侵染35天以内的嫩叶,尤其是20天的嫩叶,也为害枝条和果实。如果春雨早而充沛,如果夏季再有连阴雨,病害发生早且重, 7月中旬就有落叶, 8月高温多雨,新梢叶片发病严重,造成大量落叶。花后这一时期果树是以嫩叶、嫩枝和幼果为主,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苹果斑点落叶病由链格孢霉菌所致。对其防治的有效药剂是:络安4号800倍、千绿2000倍、千新1200倍。其中千绿和千新对膜加纸套袋来说相对安全。

  2.套袋果黑点病。由病菌侵染所致的黑点型和褐斑型黑点病一般都潜伏在果树的芽体越冬,在花器残体上产生孢子散落开来,成为主要的接种来源,发病的苹果斑上也能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再次侵染苹果。黑点病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盛期,8月中下旬增长较少;褐斑型8月下旬出现病斑,9月上旬到10月上旬迅速扩大。诱发黑点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  ①气候条件 一般多雨年份比干旱年份发生较重。尤其是套膜袋前(4月中下旬和5月上中旬)多雨则可能大量发生。②树体郁蔽。果园内树体郁蔽,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是促发黑点病的重要原因。③树体衰弱。一些病树、环剥重的果树,营养匮乏,抗病力差的果树发病也重。④果袋的透气性。膜袋加纸袋果比单套膜袋和单套纸袋多一层袋,透气性较差,湿度较大,袋内温度也适宜病菌发展,所以,套膜袋加纸袋黑点病有加重趋势。不同套袋试验表明,纸袋黑点病占2.7%,膜袋6.7%,膜袋加纸袋占7.3%。 ⑤纸袋的质量 双套的纸袋质量虽然要求不是太高,但外纸要有一定的疏水性,透气性较强的纸袋发病少,如果纸袋疏水性差,遇连阴雨,湿透的果袋长期贴果,使果面湿度增加,为病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致使病点增加,果面纹裂多。⑥施药问题。施药不仔细不周到也是造成黑点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范某打药用两把抢,自己打的一边黑点少,儿子打的一边黑点多。施药量也是一个问题,谢某亩用药液120公斤,黑点多,用250公斤的黑点少。 ⑦药的有效期。一般杀菌剂的有效期为7~10天,李某施药后15天还在继续套袋,黑点多,干旱年份花后到套袋前用两遍药可以,但雨多年份必须用上三遍药。防治病菌类黑点病的有效药剂是套膜袋前用络安3号800倍。如果雨水较多,必须坚持花后用三遍药套袋,如果在7天内套不完袋则要在喷一次药再套,一定要保证果实无病菌套袋。另外,药液必须按药的品种分别单个进行二次稀释,逐次加入。

  缺钙引起的黑点病(生理缺钙病)也叫苦痘病或痘斑病。这比较常见,也相对好判断。

  防治方法:一是增施生物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保持树势中等和生长发育均衡;二是叶面和果实喷施SQM钙镁或美盖美1500~2000倍,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喷2~3次;三是4月份地下亩施矿物晶(含氮11%、钙22%、硅5%、镁8%和其他微量元素)10公斤;四是适量的硼可使叶片中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向根中运送,使根不断长出新根,有利于钙的吸收,加喷硼肥可增强钙的作用。对此,总部花后三遍药的方案已经考虑了这一因素,严格执行就行。

  3.红蜘蛛。红蜘蛛在花后7~10天虫态比较整齐,幼螨的抗药力差,加之害螨的天敌尚未大量活动。可选用50%无限好4000~5000倍防治,很关键。5月上旬用30%红达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6月上中旬用25%三唑锡1500~2000倍或海魔王5000倍防治。

  4.卷叶蛾。花前没有防治彻底,此时天敌较少可结合花后第一次药喷施5%弯刀2500~3000倍并防治盲椿象,6月份,成虫发生期用5%风向标8000倍。不要用高毒或菊脂类等广谱杀虫剂,以免伤害天敌,造成害虫泛滥。

  5.蚜虫。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受害重的叶片卷缩,降低叶片的光和功能,并影响套袋。一年发生10余个世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主要分布在1年生枝条上,卵多在枝条芽的两侧缝上,少数产在短果枝皱痕和芽磷片上。越冬卵于4月底孵化完毕,若蚜,集中在嫩叶上危害,4月下旬到5月中旬发生盛期,7月份保持较高的虫口密度继续危害,8月以后蚜虫量减少, 10~11月份出现有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防治方法:应抓紧早期防治,即叶片尚未被卷之前进行。花后第二、三次药用60%霹雳马6000~10000倍,6月份套纸袋前温度在28℃以上可用40%酷豹8000倍液防治。  

五、科学选袋套袋也是生产精品果的重要一环

  富士苹果双套袋是笔者根据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在研究生产纸袋果和膜袋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总结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套袋方法。即在花后25~30天先给幼果套上膜袋,再在计划摘纸袋前110天加套纸袋,着色期摘掉纸袋,留膜袋,带膜袋出售或贮藏。它的应用大幅度地扩大了套袋优质果的生产范围。表现出了膜袋和纸袋的优势效应的互补作用。也就是说既发挥了膜袋的温室效应,表现增产、果面光洁、裂纹少、果面不污染,又降低了成熟期脱袋后的风险;还体现了纸袋的暗室效应,使果面退绿彻底,着色鲜艳,从而达到效益翻番。

  套袋方法再强调一下:套膜袋前一定选中农乐的灯笼袋,这是专门为双套袋而设计生产的一种优质袋,事实已证明其各类优点。套时要要吹鼓膜袋,打开气孔。将幼果装入并尽力扎紧袋口,以防膜袋紧贴,影响透气及虫和水进入袋内;套纸袋时,要先将纸袋打开撑鼓,再将幼果上的膜袋用手握成柱状直插入纸袋中,随后扣紧袋口。  

六、科学浇水和施肥是双套袋的保障  

  花期(4月)果园土壤不可水分过多,水过多容易造成新梢狂长,果台副梢生长过长,会拉走果花养分,果花因营养匮乏而不好坐果。过了谷雨气温大幅度升高,有遍地生火的说法,所以,5月上旬浇水有利于幼果膨大和套膜袋时减少日灼。5月下旬、6月上中旬适当控水有利于花芽分化。对此,要因时、因地、因园、因产、因势而决定浇还是不浇,怎么浇。

  春季补养可以促进春梢生长,促使春梢叶片长大,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为当年的丰产和来年贮藏营养的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花期是幼果细胞的角质层建设和果实细胞分裂的盛期,需要大、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以满足这一营养需求。如前期补养不足或不及时,4月补养用枪施或条施奶蛋白,奶蛋白中的菌蛋白和大、中、微量元素搭配与此期果树的营养需求非常吻合;M-JFN可促进细胞分裂保花保果,促进幼果膨大,增强光合作用并预防徒长;矿物晶所含的硅元素利于细胞角质层的建设,钙元素符合幼果期大量需钙的要求,镁元素可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这三种速效水溶肥可称为花期非常完美的黄金搭档,可在示范园中大量推广。

  总之,双套袋果要想成功,要想生产优质果,获得连年高产高效,花果期的管理最为关键。各项管理工作一样接着一样,而且,每样活都不能马虎,要精细操作认真完成,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卫振和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