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苹果专刊 >  肥水管理 >  正文
当下秋施基肥的温度、湿度刚刚好
2018-08-29 08:53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22587
摘要: 要叫马儿跑的快,就得让马儿吃草。一棵树或一片成龄期的果园,多年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既要生长,又要结果,而生长和结果一靠根系吸收地下养分水分,二靠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养分。

要叫马儿跑的快,就得让马儿吃草。一棵树或一片成龄期的果园,多年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既要生长,又要结果,而生长和结果一靠根系吸收地下养分水分,二靠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养分。地下的各种营养元素不可能是用之不尽的,土壤中先天固有的养分,由于果树根系长期吸收,只会越来越少,土壤养分的减少和亏缺必然会从树体生长、结果的动态中表现出来。而那些认为只有一个好的树形,再加上生草,就可以代替施肥、代替浇水来会弥补土壤内亏缺营养的想法,从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当前很大一部分果园表现为树势弱、不丰产、品质差,与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宣传有很大关系。应该说果树栽培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如我们常说的修剪是关键,病虫作保证,施肥是基础,离开了施肥这个基础,首先就没产量,修剪和病虫防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重视施肥和如何施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必须坚持平衡施肥,给足地下养分供应量

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树势、树的负载量、挂果多少要基本平衡。地下养分供应不足,树势必然衰弱,造成的后果一是形不成花,或只开花不坐果,或结的果个小,口味差,形不成商品;二是树弱不抗病,树的寿命短,反过来地下养分过余,则树体反旺,也难以形成花芽。负载量过大,地下养分供应不足,则容易形成大小年。如果负载量不足而又加大地下投入,则会引起树势反旺和资金浪费。土壤地下养分要平衡,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及各种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与土壤的类别有关,土壤酸碱度和成土母质不同则所富含养分也不同。果农在施肥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果园缺什么,勤观察,如果缺某种元素太多,在树上就能表现出来:缺铁叶变黄,缺锌叶变小、变硬、变脆,缺氮叶色淡而薄。施肥时各种肥料元素的配比要适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配方施肥,不要偏施某一种肥料。这因为一是各种营养元素在树体内的地位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影响贮水量最大的并不取决于你最长的那一块,而是最短的那一块。这个原理在施肥上也不例外,即使你某一种大量元素施的很多,而缺某一种微量元素,也会影响你的果树生长和结果;二是某些肥料的过多施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偏施某一种肥料,对养分的利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当前平衡施肥最有效和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施有机肥,配合施用复合肥料。有机肥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无机肥肥效快而时间短,只有采取科学的配备,有机无机相结合,才能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二、施肥的时间、方法与施肥量要科学

早秋施肥最佳时间是8月下旬~9月份,地下温度和湿度都适宜,又加上果树已停长,新梢再没有生长量,果实急需养分,正是其迅速膨大和着色期,所以比冬季和春季施肥好。虽然此时断部分根,但这也叫代根修剪,这个时期根愈合的快,另外毛细根多,肥效双跨两年,有利于迅速补充和储备营养,这些储备营养是下年春季萌芽、开花、坐果的基础保证。另外还得根据果树膨大期灵活掌握,品种不同,砧木组合不同,栽植的密度不同,施肥量和时间也有不同,早中熟品种果实在树体负载期短,采果后空负时间长,消耗必然少,积累相应多,施肥量应低于晚熟品种;矮化密植,特别是高密度栽植,根系在土壤中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对养分的吸收容易出现亏空,所以施肥应较稀植多;尤其是间伐过的果园更要多施肥。另外,要根据树体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正确判断树体营养状况是施肥的依据,树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壤养分的盈亏,树势强的可少施,树势弱果量大的可多施。有机肥缺的可选用完全代替农家肥的蒙鼎底肥或华隆生物有机肥。


施肥究竟宜深还是宜浅,近年来争论不同,但我认为有机肥施用宜稍深,磷钾肥宜稍深,秋施基肥宜深,旱地果园宜深;而追氮肥宜浅,有水浇条件的宜浅。在这里再次提醒会员要在最佳时间施肥。但部分果农在此期间,想施肥却施不进去,原因一怕将苹果撞掉,二是枝低枝量大施上困难,如不能克服这两种情况,苹果采收后先用3%~4%的尿素叶面喷,其次地下施肥一定要深些,因为浅地温度低,肥料利用率低,深些施地下的温度和湿度都会比较适宜,肥料的利用率要高得多,记住施的越晚越要深些。但我们仍然提倡早施,仍然要求当下就施,碰落几个果影响不大,机会失去就会耽误一年甚至多年的效益。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燕克昌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