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技术报刊 >  其它专刊 >  正文
关于葡萄上色问题的一些见解
2018-09-16 15:58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55809
摘要: 上色障碍严重的、不得已的前提下,提前预判(天数、产量),催红宜早不宜迟。因为花青苷的前体物是叶绿体,也就是说,在着色初期叶绿素最丰富的时间转色更好

       从狭义上来看,葡萄的上色障碍只是生产管理中最后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但从广义上来讲,葡萄上色障碍是其他整个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它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葡萄生产管理是个系统的工作,任何的管理过程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最后的上色障碍。是有因果关系的。


       葡萄着色是整个光、热、气、肥、水综合调控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还是营养问题,营养的盈亏,光照的强弱,温度的高低,空气的逆顺,水分的大小都必将影响到各生产环节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个生产环节,营养丰盈不旺盛上色为好,光照强而不过上色会好,温度适宜差距大上色最好,空气流通顺畅上色极好,水分适中干湿可见上色才会更好。

       生产中有多少人都期望有一种能够使用一次就满园红的神奇药剂,还有多少人煞费苦心的来研究这种办法。可打药上色根本不能称为是技术,不上色本就是病态,增色只能作为一种紧急应对的措施,不能成为管理中的万全之策,也不是生产失败的救命稻草。


       让葡萄上色,就要在前期生产工作中精心处理好每个环节,把控好营养积累这一关,打下生产基础,上色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那么前期一系列的管理重点在哪里呢?

       1、第二年的管理是从上一年的秋季开始的。增施有机质,以动物源粪便为主,秸秆为辅,矿物源肥料为补的原则,动物源粪肥和秸秆腐熟的有机质肥料用量要大于果园预期总产量的两倍(一斤果二斤肥),只有足够的有机质才能在生产中后期作为后备力量冲刺葡萄上色期间所需的基础营养。而针对这个有机质的用量,相信很多人宁可在矿物质肥料中挑选最贵的,也不愿选择有机质最累的投肥方式。


       虽然矿物质肥效快,易操作,但是更多情况是浪费大于利用,当大量或多次使用矿物质肥料时,没有更多的有机质做载体,相当于在土壤中投放了更多的废物与毒素,根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完全没有活力,怎能吸收到超产状态下所需上色的营养物!矿物质是必须用的,但绝不是想用就能多用的,它与大量投放有机质不同,有机质除了长久的提供营养外,还能改善根系在土壤中的生命状态,同时又能够促进矿物质的进一步吸收,将不能利用的矿物质毒素变成营养能源再利用,而这种利用的能力是最为持久的,也是无可代替的。

       (现在正是订货的高峰期,有几个厂家的订单都排到了15-20天之后,需要有机肥的一定要识别上图二维码或联系客服提前预订。)

       2、第一点是增加和补充营养,第二点就是怎样来节约和利用这些有限的营养。正所谓开源节流,就要提到一个“早”字。早抹芽,芽虽小,但它是生命之源,从源头早下手,控制营养输出。早定稍,早控稍,能够更快的让叶片参与到营养制造之中,更好的为生长创造能源。早定穗,早疏花,早疏果,不让每一个多余的果粒来消耗有限的营养,最快的利用这些营养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上色。


       3、中耕!中耕是自古以来最为常用的促耕方法,但现在已经被大多人忽视和遗忘了。中耕的作用是保持土壤的通透性,使根系在土壤中长久的保持健康状态,增加肥料在土壤中的有效率。土壤和根系不健康,一切的管理都无从谈起。现在随着轻简化栽培的普及,免深耕,全覆盖和水肥一体化运用,对土壤的重视和管理已经严重缺失,尽管人们在重重问题的胁迫下开始关怀土壤,但大多人在行动上却成了矮子。

       土壤需要呼吸,根系更需要氧气,只要在每年秋季开始至第二年秋季,进行2次左右的深耕和2-3次的中耕,根系就会在有氧的土壤中重新发育。如果你在全年追肥5―7次的量,那么在这些中耕之后你可以减少2-3次。还相当于使用了促根、生根肥料,真正做到了健康土地,合理用肥。人们可能会顾虑是否会伤根,我会说:我没见过耕死的树,只见过烧死的苗!造成伤根的几乎都是免深耕根系上浮严重的地块,适度、适时深松只会使土壤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更适宜植物的生存。

       4、葡萄是喜水但又耐旱的植物,在适当控水的情况下会有利于树体成长和增加抗性。过度的枝繁叶茂在生殖中不见得是好事。最好的果实绝不是产自最旺的树体。控制肥水量,培养出中庸健壮的树体,才能在生产中提高品质。


       既然上面总结了这些问题,面对上色障碍我们该怎么做?

       1、控产。根据自己园子的土壤情况和往年的经验制定合理的产量范围并严格遵守。

       2、控肥。肥料的过量施用已成为生产管理的拦路虎。尤其是氮肥和硫酸钾的过量施用对葡萄植株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夸张的说,绝大部分的生理问题都是因为施肥的不规范引起的。


       3、控水。控水是控制树势和提高品质的有效途径。葡萄控水不一定会造成植株缺水,可能会使根系更发达,抗性更强。

       4、前期控制氮肥,树势不是越旺产量越高。后期控制钾肥的用量,钾肥不是催红剂,越用越红。虽然葡萄每个时期对营养种类吸收的侧重不同,但是对营养的吸收比例不会变。

       5、保护好叶片免受病虫害损伤,叶片的质量是上色的关键。树势过旺时,要严格控制副稍数量,适当补充镁肥。上色时期是以叶片积累的营养为主。主要的光合营养要靠基部叶片提供(果实的营养供应以就近为原则),促进成熟激素也是由基部叶片提供。所以,保护好叶片,上色过程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6、上色障碍严重的、不得已的前提下,提前预判(天数、产量),催红宜早不宜迟。因为花青苷的前体物是叶绿体,也就是说,在着色初期叶绿素最丰富的时间转色更好。

转载自191农资人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