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山西日报》中农乐 乐农家
2018-12-01 15:14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66289
摘要:


中农乐 乐农家

  •   中农乐设立在稷山县太阳乡的核桃研究所,每年培训核桃技术“二传手”2000多名,从这里走出的200多个核桃高产大户已经成为产业领域的排头兵。

  •   中农乐讲师郑存亮指导农户为苹果套袋。在果树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中农乐讲师和技术员的身影。

  •   从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环节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完全解除了农户不懂技术、无法判断真假农资的困扰。

  •   平陆县田伟泽在果园里正通过中农乐千乡万村APP自助诊断植物病虫害。

  •   中农乐技术员组织果农在家中学习,促进技术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   新品种优质桃果因有了可溯源的二维码“身份证”,以高于市场价2/3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   公司员工正在为最新研发的优质水果测定糖度,以检验水果的品质和口感。

  •   中农乐互联网平台在线用户日平均超过13万,农户“看不见”的技术员随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   在永济卿头镇疙瘩营村的桃树园里,果树专家、中农乐董事长杨良杰为农户讲解桃树新品种枣油桃的夏季管理要点。

  •   这家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型企业,在乡村建立技术帮扶站,村村“结对子”,对果农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手把手帮扶——

      7月2日,在平陆县常乐镇上卓村的一块果园里,一中年汉子在果树下专心地摆弄着手机,又不时地对着树叶进行拍照,出于好奇,记者上前探个究竟。这个汉子叫田伟泽,是上卓村的一位果农,刚才在自己的果树叶子上发现了病斑,又拿不准,便通过手机APP请专家帮自己诊断。
      交谈中得知田伟泽的这片7亩果园,几年前由于不懂技术,管理跟不上,产出的苹果果面粗糙,黑点多,加上病虫害防治不力,每年残次果占到1/3以上,收入除去投资所剩无几。2012年,在中农乐平陆县果业技术帮扶站负责人宋小平的帮助下,大胆进行树形改造,合理调整果园有机肥投入,在果树管理的每个关键环节,宋小平与中农乐的技术员都会准时上门,手把手指导,督促并指导他必须完成各项活计。辛劳的付出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7亩果园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一举从“贫困户”变成了“冒尖户”。这两年虽然苹果行情不好,但他每年照样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一项技术、一群技术员,就这样改变了田伟泽的“贫困人生”。
      在国家级贫困县平陆,中农乐这样的技术帮扶模式已长达8年之久。他们用的还是最“笨”的办法,在乡村建立技术帮扶站,村村“结对子”,对果农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手把手帮扶。目前,已有50多个曾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果农的果园被他们打造成苹果高效示范园,这些示范园因为树形改造合理、标准化技术落实到位、绿色有机意识贯穿到底,平均亩效益均在1.2万元左右。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数万亩果园纷纷效仿,效益得以极大提升。
      中农乐作为一家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型企业,立足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示范优势、培训优势,把各类果业技术傻瓜化,把落地服务保姆化,利用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手把手技术培训促进农户干,通过持续帮扶农民经济林栽植带动农户干,通过建设果品示范基地让农户参与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农乐技术扶贫模式。
      在稷山县太阳乡有14个贫困村240户贫困户,如何让这些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提升他们的脱贫“定力”,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首先想到了中农乐:依托中农乐在稷山的核桃研究所与后稷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依托中农乐亩产干核桃超千斤的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承包、技术托管,发展核桃产业,从品种的选择,苗木定植,到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病虫防治都由中农乐管理,农户参与,三年后交给贫困户一个成型的核桃园,亩经济效益在3000元以上。“在实施的过程中,中农乐严格对贫困户定期进行技术培训、考核,让他们都成为技术骨干,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看来我们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太阳乡党委书记梁永林对中农乐的产业扶贫如是评价!
      “光靠政府临时救济解决不了贫困户的长远问题,有了产业,便可以树立起贫困户的自信心,由别人输血变为自己造血,这样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在永济卿头镇中农乐产业扶贫一对一技术帮扶交流会现场,永济市副市长李晓军深有感触地说。
      近几年,永济、临猗一带冬枣产区,由于一味追求产量而导致冬枣品质下降,枣农的效益不断下滑。在永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农乐在卿头镇流转千亩枣园,建起了有机冬枣基地与田间大讲堂,从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安全溯源、电商销售等生产销售模式对周边枣农作示范,通过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循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枣农进行观念引导,以全产业链的教学基地为周边培养大量的技术骨干,用科技示范和培训的力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当前,中农乐千亩有机冬枣基地已被永济市委市政府、卿头镇党委政府确立为产业扶贫基地。
      强化责任担当,狠下绣花功夫,坚持久久为功,中农乐卿头产业扶贫基地桃树现场指导会上,桃农们不畏酷暑,围着中农乐董事长杨良杰问个不停,杨良杰顶着烈日,从桃子的市场现状到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新旧品种的更替,讲得更是闲不下来……
      中农乐选对了扶贫模式,他们稳健扎实的步伐也将会走得更远。

    本版策划:李联军

    摄影报道:王瑞瑞 郑科 李兵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