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临猗果业,是种植优势更是旅游商机
2018-12-10 10:46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37214
![]() 摘要:
只不过,农业果业都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就像我们今天的遗憾一样,到了冬日,就只能听人描述美景了。临猗“农、文、旅”融合的旅游业,也许会受到季节的限制。如何突破这个限制,是下一个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中,文旅发展是最重要的内容。一路走来,每每感叹造物的厚此薄彼。有些县市条件好,底子厚,搞起旅游来顺理成章得心应手。比方说,碛口就在临县,壶口就在吉县,秋风楼就在万荣,鹳雀楼就在永济,别人既抢不走也仿效不了,只能是羡慕:“老天爷赏饭吃啊!”但有些地方就差点儿。 临猗县地势平坦,是山西少有的平川县,连座山也没有。当地人笑说,全县都找不到一块石头;虽然也沿黄,但此段黄河平缓宽阔,波澜不兴。当然历史很悠久,出的名人也很多,最有名的是千古商圣猗顿,但只留下一座破败的陵园。元代的临晋县衙大堂是国保,修复的工程才刚完工,我们去的时候,大堂里的脚手架还没挪走,什么时候能对游客开放,或者说,什么时候能打造成个景点还不知道。换句话说,临猗的旅游发展,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无山川之美,也少人文之胜的情况。我要是临猗的旅游局局长,我准会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本来嘛,临猗的优势在农业。没来之前不知道,来了之后,还小小地吓了一跳。临猗人口59.6万,县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个占全省人口1/63、全省面积1/ 117的小县,小麦产量却是全省的1/7,棉花产量是全省的1/6,说一句山西赖之足食丰衣,也不算过分。 更厉害的是,全县耕地面积150万亩,林果面积就达到110万亩,其中苹果有70万亩,枣有20万亩,桃、梨、石榴等小杂果20万亩,年产水果50多亿斤,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是全省第一,并且还有“全国苹果二十强县”和“全国枣业十强县”的称号。 我们走访临猗的果园,听到庙上乡的枣农,家庭收入普遍在20万以上,还有能人在河南三门峡包了50万亩枣园,年收入200万元。看到论个儿卖的吴中定的苹果,一个居然能卖到十块钱;也见到了中国流通协会授予的全国水果销售第一名王万保,他的“万保”牌苹果,还是全国水果类五个驰名商标之一,在全省更是独一份…… 于是,我就会想,发展某一项产业,总要因地制宜才好。就如同挖矿一样,明明没有非要挖,那就算再更新设备再严格管理再革新理念,没有就是没有啊。临猗把农业搞好,让水果种植再上个台阶,照样可以富民强县,也不一定非要指着旅游业吃饭吧。 不过,转过头一想,旅游业还真有不得不搞的理由。倒不是完全出于省委省政府一再强调“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我省支柱型战略性产业”的原因,而是旅游业,对于一个县的发展,真有莫大的好处。 搞旅游,并不是开放个景点然后坐着收门票那点收益,它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的餐饮、住宿、文创、演艺等产业一起综合协调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完整链条,而这六大要素,都有很直接的富民作用和很可观的吸纳就业能力,且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这还只是表面的好处,深层次来讲,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从文旅资源来说,江苏省的国保单位有224处,不到我省452处的一半,但是江苏的5A景区却有23处,几乎是我省的3倍。相对应的,我们也能看到,江苏的GDP是我省的将近6倍(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是68146亿元,山西是11640亿元)。经济强省,同时也是文化强省,是旅游强省,这个规律体现得十分充分。尤其是在讲“全域旅游”,追求产业深度融合的今天,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要想发展旅游业,最起码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要完善起来,城市建设不能“脏乱差”,公共服务环境也要做到廉洁和高效,就算是一个普通居民,也要向外地的游客展示热情好客的一面,这当然对城市从内到外的面貌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做好这些,自然就会听到游客对本地的赞誉,由此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会推动本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能看到各县市现在喜欢举办文化旅游节,最重要的目的不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检验城市的发展,并集中展示城市发展的成果以及文旅资源的优势吗? 临猗的优势在农业,在果业,同时也有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级戏剧大县、全国楹联文化县、全省文化强县等称号。在历史文化渊源上,两千多年前的商圣猗顿,也是靠着“三园五牸”(桃园、杏园、桑园和母牛、母马、母猪、母羊、母鸡)之术致富,即使是为了接续这个悠久传统,他们在旅游发展上定下的思路也是“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我们走访过的一些苹果园、枣园、石榴园、银杏园,甚至还有一个南果北种的高新科技农庄,负责人都介绍说,要在园区增添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的内容。我们去的时候,不巧在林木凋敝的冬日,但只听他们眉飞色舞的描述,也很神往那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果蔬满园的景象,纷纷约定,一定要在明年春暖花开、瓜果成熟的时候,再次走访临猗,也很相信,不久的将来,临猗会为河东旅游增加满溢果香的内容。 只不过,农业果业都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就像我们今天的遗憾一样,到了冬日,就只能听人描述美景了。临猗“农、文、旅”融合的旅游业,也许会受到季节的限制。如何突破这个限制,是下一个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