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唯有打开视野,放眼全国,才能更好地为果农服务
2016-02-20 10:50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50339
摘要: 一路向北·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团研修之旅纪行

一路向北·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团研修之旅纪行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21日至26日,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三十余名讲师团成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研修之旅。从黄河故道果区运城出发,一路向北,途经河南、陕西,重点对北京昌平、内蒙赤峰、山东烟台等地的果业生产状况和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启程之时,杨良杰院长指出:只有保持果业技术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果农,才能引领全国果业的发展,而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的讲师们作为传播和落实中农乐先进技术的核心力量,唯有不断创新,站得更高,才能将果业知识转化为果农的生产实际,才能引领广大果农真正发财致富。为此,中农乐积极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从“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入手,建立果业科学研究院,整合各地优势资源,拓宽视野,放眼全国,开始下一个征程。此次“一路北上”研修之旅就是中农乐在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技术整合上迈出的第一小步。北上研修期间,已运行数月的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研究中心、内蒙赤峰研究中心、山东烟台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在果业战线上功名卓著,深受广大果农喜爱的著名果树专家汪景彦教授、张文和教授分别担任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技术院长,中农乐在技术落地和应用推广上的大合作也拉开序幕。

第一站  北京昌平      “咱天汇园要做北京最好的果园”

   10月21日,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团抵达北京,受到北京丰民同和国际有限公司刘志宇总经理等人的热情招待。10月22日早,烟雨蒙蒙,深秋的寒意已扑面而来,讲师团成员乘车奔赴天汇果园。这个果园从建立之初,中农乐金牌讲师何巨才就参与技术管理,张文和教授也对该园的发展付出了不少心血,按园主季明老总的话来说:“这就是咱中农乐在北京的示范园!”100亩大11年生的果园,全园主干形树形,树形紧溱,通风透光好,地面种植着白三叶,通红的果子挂满枝头,俨然一个果园园艺的殿堂。这是中农乐讲师团第四次来到这个果园,阔别一年,天汇园的风采依旧。空气中的丝丝寒风不禁让人打颤,老师讨论技术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一直参与该园技术指导的何巨才老师指出:“该园十分重视有机肥的施入,高投资、精细管理并生产全红果的理念值得肯定,但这一两年果园出现了苦痘病、小叶病等,在今后的管理中要注意对钙、锌元素的补充,同时,更要重视果树在生长中期对高磷、高钾水溶肥的投入,可以保证果树花芽分化,连年结果”。天汇园老板季明表示:“此次收获很大,希望中农乐讲师多来天汇园指导,我要将天汇果园打造成北京最好的果园。”

  据丰民同和刘志宇总经理介绍:“在北京昌平,果树面积有1万多亩,大部分的果园亩产量不超过6000斤,而且在果树生长中期还没有开始使用水溶性冲施肥,果农对果树管理的技术学习要求迫切。中农乐如果可以送去技术服务,加上昌平果园独特的地理优势,做为观光采摘园,果农的效益会大大提升一个台阶”。
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追求实际,接近地气,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果农的生产实际,让果农富裕。这是中农乐的特色,更是我们发展的根本。”10月22日,讲师团来到张文和老师的金果树研究中心,举行正式聘任仪式,张文和老师接过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技术院长的聘书,作了令人感动的发言,“中农乐将会给更多的中国果农带来福音,我为自己能加入这个团队而高兴。我愿献出毕生所学,为中国果业的发展,竭尽绵薄之力!”


  多年来,张文和教授孜孜不倦,钻研果树管理新技术的客观总结和深度试验解读。8年前,他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小冠开心形”研发基地——北京中日友好果园转交后,又创办北京金果树果业研究中心,在这个近130亩果园里,他开始了前沿性矮化中间砧富士果不同树形及栽培模式的研究及樱桃等果树的栽培研究。讲师团成员跟随张文和老师走进试验田,就第8年生,3×5米,SH6矮化中间砧小冠开心形长枝富士结果状;第6年生,2×4米,SH6矮化中间砧细长纺锤形长枝富士结果状;第6年生,1×4米,SH6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长枝富士结果状;第6年生,1.5×4米,SH6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长枝富士结果状;第2年生,1×3米,SH6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短枝富士、长枝富士生长状;第6年生,3×5米,乔化砧小冠开心形长枝富士结果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张文和老师挨个为讲师们分享各种栽培方式的优缺点,并对中农乐众多讲师提出的看法和建义竖起了大拇指。


     当日,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研究中心也正式在金果树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第二站   内蒙赤峰

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内蒙赤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10月23日,“一路北上”讲师团乘机抵达内蒙赤峰市和润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热情好客的和润农业同事洗去我们一路北上的奔波辛劳。等候多时的北京丰民同和董事长赵广瑞和著名果树专家汪景彦与大家握手见面,倍感亲切。

  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是以提供优质种子、种苗,新成果、新品种示范推广,花卉、苗木组培、繁育,农资农技服务,农副产品保鲜、加工、流通,现代农业新技术展示、观光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 园区核心区总占地面积9070亩,在和润农业总经理常瑞青带领下,讲师团参观了园区高端的设施农业,不论是连洞温室还是连廊式温室,不论是冷棚试验还是日光温室,不论是生产示范棚还是多功能栽培展区,都展示出的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所呈现的优质高产性能,让讲师们大开眼界。在交流中,讲师们也一直在深刻思索现代化果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当天,“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内蒙赤峰研究中心”在此挂牌,主要作为中农乐微生物肥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其先进的国际生物科技技术,为果农研发出适宜果园生存的各种菌类及生物酶,改良土壤性质,提高果园效益。丰民同和董事长赵广睿和著名果树专家汪景彦教授、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良杰、行政院长胡肖龙参加了揭牌仪式。研讨会上,汪景彦教授愉快地接受了担任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的重任。

内蒙赤峰宁县果农   渴望中农乐送去技术服务


  10月24日,在北京丰民同和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广睿的带领下,中农乐讲师团来到宁城县小城子镇,镇党委书记温相生陪大家走进板德村中农乐会员张云霞的6年生寒富采摘果园,绝大多数果子已被消费者以每斤5元的价格采摘。寒富是一种适宜在寒冷地区栽培的富士品种,较易成花,但因为全年投资较低,亩产量不到5000斤。汪景彦教授、何巨才老师都对果园如何科学提高产量提出了建议,在小城子镇办公室研讨时,杨良杰所长指出:”宁城县具有生产寒富的优势,且价格高,适合搞采摘,如果从改变果农观念、加大果园投资、提高果园亩产量这三方面来改善,小城子镇的果业管理水平一定会上一个大台阶。”温书记表示:非常感谢杨良杰院长的建议,短短几句话,让很多果农茅塞顿开,跟进落实后,果农们一定会受益匪浅,小城子的广大果农期待与中农乐更广泛密切合作。”
  当讲师团来到大城子镇鸡冠山村中农乐张贵的6年生寒富采摘果园时,很多老师都为该园的树形、园貌以及全园通风透光的树形而大加赞意。但该园与当地很多园一样,亩产量仅为5000斤。张贵说:“在中农乐的帮助下,已经有所改善。希望中农乐多次前来我们这指导,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杨良杰院长表示,不用很久,中农乐更多的老师就会来到这里,深耕细作,让这里的每一位果农都能感受到中农乐技术魅力。

第三站    山东烟台

果品精细化管理让人慨叹 


  10月25日,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团队到达山东蓬莱。这里是中国苹果生产和市场的标杆性果区。在这里,从种植模式、管理方式,到市场销售,中农乐讲师团成员事无巨细,均作了认真调研。经了解,蓬莱果区的红富士一级果收购价在5元/斤至7元/斤不等,如此高的价格与果农的精细化管理分不开。对比山东果农的管理措施,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果农精细化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即使果品质量高,但由于在销售时等级区分不明显,导致同质量的果品收购价比山东区域的价格低了很多。优果优价的时代已经来临,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只有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分级销售,才是果业增收增效的有利途径。


  走进中农乐在当地会员薛海田的果园。该果园为典型的主干形,整形修剪到位,精细化管理,亩产2万斤,果色全红,园貌整齐漂亮。大家对比参照,打不足,将该园的优点拿回来指导运城果农。在山东蓬莱村里集镇上薛家村薛海田的60年树龄果园,依然是硕果累累,枝叶繁茂,树势健壮,一亩地现在只有30棵树,棵树效益在1000元左右。胡肖龙总经理深有感慨地说,正是因为对果树的精致管理、细心呵护及精品意识,让薛师傅如此高龄的果树依然硕果累累。 
  “在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研究中心”挂牌之后,中农乐讲师团研修之旅又掉头南下,前往陕西……

  此次研修之旅,是中农乐讲师团队的一次考察之旅、拜访之旅、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之旅,它必定会有力地促进中农乐讲师团队立足生产实践,注重技术落地,在技术研发上再下工夫,在技术服务上更上层楼!使中农乐更好、更快、更明晰地向前发展。“一路北上”研修之旅将成为中农乐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将是中农乐为全国果农提供落地服务的又一历史见证!

                                                                                                  作者    梅 婕 冯炳钊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