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2019春节返乡有感:乡村振兴,让种地有钱可赚成为农民最大的希望!
2019-02-15 09:34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38036
![]() 摘要:
行色匆匆,感觉记忆中的农村早已只剩儿时的模糊轮廓,再也无法真正回去。空心化不可逆转,并会持续加剧;地真的没人种了,乡村振兴成了每个漂在外乡游子当前最热切的期盼,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还是有着无限的升值空
相比去年,今年春节返乡的感触更甚。 行色匆匆,感觉记忆中的农村早已只剩儿时的模糊轮廓,再也无法真正回去。空心化不可逆转,并会持续加剧;地真的没人种了,乡村振兴成了每个漂在外乡游子当前最热切的期盼,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还是有着无限的升值空间,种地还是有钱赚,农民未来还将是最幸福的职业。 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回不去的农村,戒不掉的乡愁相信是引发很多游子共鸣的心声,这其中透着伤感,更溢满无奈。 作为一名郑漂,每年春节返乡,对老家的熟悉感和亲热感始终都浸在血脉中,与此同时,对老家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也在每年俱增。城市无法完全融进去,行色匆匆,农村更无法真正回去,感觉自己卡在了上下不得的尴尬境地。相信这也是众多漂在外乡游子春节返乡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的农村与儿时相比,说面目全非有些许夸大,但却不为过。 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现在村里90%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进了城,从一个到一代,络绎不绝。进工厂、搞装修、上工地、开小店,每个人都在外乡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二生存方式。就连很多孩子都考进了城里的大学,扎根工作,回老家的次数也变得寥寥。 春节期间和老家的叔伯聊天,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累死累活的,谁愿意出去打工,打工又不能打一辈子,但不出去,种地又挣不到钱,为了讨生活,出去是唯一的办法。”朴实走心的话语中充满无奈和心酸。 是啊,打工的收入是在乡下种几亩薄田所无法比拟的。 这几年春节返乡,尤其是今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里的二层三层楼房甚至小别墅举目皆是,在县城买房也成为趋势,轿车越来越汹涌,几乎到了每家一辆的节奏,村里春节堵车成常态。这些欣喜的农村新貌都折射出,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不断提高,乡亲们的钱包逐渐鼓都涨了起来,农村的面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变化。 种地讨生活早已成为过去,土地里再也淘不出金疙瘩。 农村空心化不可逆转,这是残酷的现实,也是乡村振兴不可避免的美丽代价,与之对应的就是土地真的是没人种了。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现在大多数的农村早已脱去了旧时颓败残破的面貌,都是整洁乐居的模样,基础设施都相对完善,但这美丽的背后也难掩农村纵深空心化的残酷现实。 每年春节期间在村里随意转一下,都很难见到人,除了春节能稍微聚点人气,其他时候都是寂寥的空村的状态;留守在家的都是中年的大婶大叔亦或暮年的耄耋爷爷奶奶,还有就是散养状态的留守儿童,偶尔见到的年轻人就是回家省亲的大学生,所以大多时间里,村里的楼房都是大门紧闭,死寂无人气的。 未来,这种繁华空心化的衰败只会进一步加剧,且不可逆转。 农村空心化也让土地无人可种的状态急剧加速。过年的短短数日总能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农村农业政策的大力倾斜和空前的扶持力度,但奈何种地的主体,人越来越少了。 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各项补贴下,农业“钱景”无限下,依然难以把青壮劳力留在土地上,是趋势的使然,是时代的进步,土地对农民的吸附力正在被现实的趋势所稀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价值的打折,相反,土地始终是普罗农民血脉中最不可割舍的根基和情感依存。 种地的人少了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到何时,农民就算不种地,也绝不会抛弃土地。 现在的农村,正在时代洪流的涤荡下进行着千百年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所以,不必为农村空心化感到恐惧和烦忧。 乡村振兴下,种地呼吁更多新农人的加入 趋势不可逆,乡村振兴是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是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势必会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图景。 对于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扎实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具体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二是要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三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 四是要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9年是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第二年,也逐渐进入发展的深水区,更多政策红利会惠及到农业,农村和农民。 谁肯种地,谁会种地?把地种好能不能挣到钱?未来的现代化农业,乡村振兴呼唤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的加入。例如,现在已有不少85后,90后新农人返乡扎根农村,深耕田园,并逐渐成长为生力军。 最难忘却是故乡,戒不掉的是乡愁。待乡村振兴真正实现的未来,相信和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定会回到美丽的家乡守在父母身边,耕几亩良田!
下一篇:为什么说‘病’是防,‘虫’是治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