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病是核桃园主要病害之一,大树、小树都容易感染,轻者死枝,重者死树。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是在早春。
核桃腐烂病是毁灭园子性病害, 又称为“黑水病”,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春秋两季为一年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重。受害株率可达到50%,高的可到80%以上,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导致枝枯和结实能力的下降,甚至全株死亡。核桃腐烂病在同一株上。发病部位以枝干分叉处,剪锯口和其他伤口处较多,通常结果核桃园比不结果核桃园发病多,老龄树比幼龄树发病多,弱树比壮树发病多。管理粗放,土层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及盐害的核桃树易感染此病。
该病主要危害树干、枝干的皮层。发病初期病斑近菱形,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流出带泡沫状的液体,病皮变褐色,有酒槽味。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当空气潮湿时,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丝状物(分生孢子角)。病斑沿树干的纵横方向发展,后期皮层纵向开裂,流出黑水。大树主干上病斑初期隐藏在韧皮部,有时许多病斑呈小岛状相互串联,周围集结大量白色菌丝层。一般从外表看不出明显的症状,当发现由皮层向外溢出黑色黏稠的液滴时,皮下已扩展为纵长数厘米,甚至长达20~30cm以上的病斑。后期沿树皮裂缝流出黏稠的黑水糊在树干上,干后发亮,似刷一层黑漆。枝条失绿,皮层充水与木质部剥离,迅速失水,枝条干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另一种是从剪锯口处发病,沿梢部向下蔓延,或向外一分枝蔓延,枝绕一周,形成枯梢。
对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控应把握如下几点:
1.防重于治,而防的前提是隔绝腐烂病菌进园,只要没有感染源,就不怕腐烂病侵染;
2.从落皮层到剪锯口,都是重要的感染源,特别是带菌修剪,更要引起高度防备;
3.从夏季到冬春季,都是传染期,防治腐烂病再也没有空闲期;
4.既要抗扩展,更要抗侵入,将腐烂病拒之门外比关门打狗更见效;
5.防治上既要重视铲除剂,更要注重保护剂的使用,也就是说防胜于治;
6.树势越衰老,病菌侵染越疯狂,增强树势是抗病的根本;
7.4月份树液开始加速流动时是腐烂病快速扩展期,也是刮治腐烂病的关键时期。应逐株检查发现后,用快刀刮除病斑,涂抹青园10倍液,待干后用星标50倍液再次涂抹,最好涂两遍,治疗效果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