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4 19:54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50327
王显乡苹果,75起步每斤3.2元果农舍不得卖,非要把价格扳到3.5元以上不可;裴庄乡苹果,75以上每斤2.8元不卖,心里想着怎么也得到3元以上,再不然我就存进果库,等到明年清明、“五一”前后出售,说不定每斤三四块钱还走得利利的;临猗苹果,每斤2.8元左右果农觉得吃亏,要不是碍着亲戚串亲戚的面子,接了定金的园主真想把钱给果商退回去;也有人鼓动会员:“别着急卖,河南员石法老汉的苹果每斤4.55元才出手,到咱这里怎么也得三块五六一斤;还有果客找咱中农乐会长联系购买苹果事宜,得到的却是一句硬梆梆的回答:“每斤下了3块钱你就别到我们片区来……”目前在万荣、临猗果区,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果商进村收果没人理,干干地把人家晾在那里的尴尬场景。在临猗县临晋镇,记者就曾看到一帮本地妇女坐着果商雇来的蹦蹦车,一会儿在路上转来转去,一会儿坐在树荫下面歇息,大约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卖主,果商东家园出西家园进,而那些妇女倒显得一点也不着急,反正人是你雇来的,男人每天150元、女的每天120元的务工费你果商照样得出,能来就是给了你的面子。

这的确是个好事,也确实是来之不易!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和辛苦打拼,咱中农乐会员终于生产出了个大色红的好果子。尤其是今年春季假花现象严重,许多地方减产严重;八九月份阴雨连绵,果树大量落叶苹果品质降低,但凡是按咱中农乐方案严格管理的果园,叶片大都没落,果子又大又红,口感又甜又脆,苹果销售开始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移,出现了“产下好果不愁卖,客商进村我扳价”的可喜局面,值得大书特书一笔。按理说,眼下正是苹果销售季节,果农与客商讨价还价那是常理,谁也不能对此说三道四。但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再好的“苹果姑娘”也会因为要价太高而高不成低不就地“嫁不出去”。大家回想一下,前两年不就有果农把苹果卸后搭个帐篷堆在地头或运回家里放着,果商却迟迟不来、即便来了几个果商还挑三拣四压级压价的例子?也有把果子卸后存在果库里,到第二年清明前后扎堆倾销,存果还不如现卖价高的事儿。当然,也有像去年那样前期果价较低、后期果价上扬让果农吃了亏而懊恼不已的事,也出现过现售价格较低存果价钱翻倍的现象,这些都是不争事实。也就是说,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怪兽,谁也摸不透它的脾气,只能根据它的走向分析出个大概趋势而已。

在临猗县临晋镇周朝霞的果园考察时,与周朝霞相好的几个姐妹围住我们打探当前的果价形势,询问现在到底该卖不该卖果子。对此,我们也说不上个所以然,只能对她们说个大概其。我说,你要是觉得价格还可以,能卖就卖了,还是把钱装进口袋心里踏实。你想想,咱把果子卸了往果库里存,首先得费力装箱拉运不是?其次,果子存在果库里,分量说不定会损失,还得给人家掏保管费,明年即使每斤果子多卖几毛钱,算下来还不是踩了个两头平?再说了,谁能保证到明年果子的价格就一定会比今年高?果子卖不了换不成钱会长催要农资款你心里能不着急?咱都拖欠了人家一年的农资款了,总不能再给人家说等我明年果子卖了再给你钱吧!我这么说可能会伤害果库老板的感情,但其实就是这么个理儿,自家如果有果窖,你愿意咋着处理都可以;自家没有果窖要往果库里贮存的,咱就得算算这笔账,到底是现在落袋为安还是等明年卖了才稳实,自己心里起码要有个准儿。
那么,果商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果子呢?这也是因客而异。我们顺路接触了几个果客,有的喜欢70%上色、30%红度的果子,价格虽然低一点,但果农却少费很多事;有的喜欢上色多点红度深的,咱就得再采取些措施比如摘叶转果搭棚看护等上几天再卖,这样虽然辛苦点,价格上可比前面的高些,算算也费得着这劲。另一方面,咱的果子不能和人家北京天汇园,山东烟台,甘肃静宁、庆阳,陕西洛川甚至河南陕县、灵宝的果子相比,因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人家的立地条件好,湿度大,或者是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果子的红度明显比咱的果子好;二是人家的果子少,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卖价自然就高;三是人家的果园投资大,果品质量高,像北京的天汇园,树行间下一尺厚的肥,每棵树跟再上一袋有机肥,果子不红不大才怪哩;四是咱没有人家离大城市近的优势,即使咱的果子无论色度个头都与人家的相差无几,咱也卖不下人家那么高的价钱。前几天燕克昌老师刚从甘肃庆阳讲课回来,带回的果子和咱的果子一比你就能看出差距。从庆阳回来后,燕老师又去了趟陕西韩城,据他介绍,当天韩城举办赛果大会,满街的果子就没有一个他看上眼的。啥原因?还不是“黄山归来不看山,黄果树归来不看瀑”么!这就是说,咱先要知道自己的苹果是什么货色,是大路货还是精品果,是能进超市的果还是只能在果品市场上卖的果。
但是,咱们有别人无法比拟的风味,那就是咱的果子比他们的果子好吃!不信你尝尝看,无论是北京、山东、甘肃,还是陕西、河南的果子,都没有咱的果子吃着甜,吃着水,这就是咱们的优势,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光照条件,尤其是中农乐的先进技术和优质农资使之。从姚海燕老师、郑群亮老师这几年带动会员生产“全红果”实现高效益的情况看,全红果确实是提高商品率、实现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在临晋镇樊哲村,我们遇到了一个来自河北名叫马军宝的果客,他告诉记者,他来山西是专门收好果子的,红度是第一,其次看是什么品种。他看了周边村很多果园,果子的红度都欠缺,果园都密蔽,通风透光条件都不太好,与山东、甘肃的果树相比,现在隔一除一都显密,这就产不出能达到要求的好果子。另一方面,咱的果子品种太多太乱,让人家莫衷一是。也就是说,咱们的果农目前还停留在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层面上,这样效益就上不去。他说,在众多的果子中,他看中的还是中农乐的果子,因为它无论红度还是果个都优于其它果子。他希望记者通过会刊告诉中农乐会员,市场是无形的,但又是有情的,它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果农要舍得间伐,舍得投资,舍得用好药好肥。只要产出了好果子,就不愁没有果客上门,就不愁果商不出高价钱,果农的钱包就不愁鼓不起。
记得几年前万荣、临猗等县的政府部门就发过通知,要求果农必须善待果客,严禁欺行霸市,不准欺负果客,因为他是咱们的财神。谁如果违反了禁令,就要受到严肃的处理。现在看起来,这些条令仍然没有过时。总之一句话,果商既然来了就别让他出门,别摆咱的谱,别和人家赌气,别嫌脸上挂不住,要和人家好情好意地商量,因为事情都是说下场的。总之一句话:苹果姑娘,遇到好人家就嫁了吧!
作者 黄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