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中农乐】作为中国果农,你真的知道你的对手是谁吗?
2016-04-23 19:34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61419
![]() 摘要:
2015年,在中国国内水果市场持续低迷的价格下,进口水果一路高歌猛进,抢占了部分中国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高端消费市场,进口额首次超过50亿,创历史新高。
2015年,在中国国内水果市场持续低迷的价格下,进口水果一路高歌猛进,抢占了部分中国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高端消费市场,进口额首次超过50亿,创历史新高。目前,各路高品质水果输出国均虎视眈眈,跃跃欲试,意欲抢滩中国市场。中国果农将面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艰难的处境:一是国内水果规模普遍达历史峰值,而消费动能却远远不足,体量庞大的水果种植规模在转型升级中,受制于一家一户的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当下的水果种植格局,转身困难,灵动性远远不足。 二是国内水果在很多生鲜大鳄的眼中已被打入“冷宫”,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特异化的先天不足,让中国果农在与国外种植者竞争中几乎毫无优势。三是2015~2016水果销售季价跌滞销带来的产业危机,并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深刻反思和警示,甚至个别产果大省、大区仍沾沾自喜地以为“危机已过”、“产业正在复苏”…… 凡此种种,须当头棒喝,才能引起正视和广泛关注! 2015年,业务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的国际果业大鳄新西兰佳沛公司在中国各地开设旗舰店,意欲来精耕中国市场。 2015年,国际浆果巨头Driscoll's公司也在加紧布局中国的生产基地。 此外,进口水果的市场营销也渗透到中国二级城市,如澳橙就选择在内陆城市成都举行新品上市发布会;由兰涛国际代理的墨西哥Mission牛油果的推广则选择进入中国最北端的城市哈尔滨。 中国果业资源丰富,苹果、柑橘、香蕉、葡萄等水果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国内的水果品牌商佳沃集团,这两年也以水果为切入点进入农业领域。并快速推出佳沃蓝莓和猕猴桃。与鑫荣懋合并之后,“佳沃鑫荣懋”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果公司。但它能否带领中国果业走向品牌化,能否给更多的中国果农带来从形态到生产方式的变化,尚需更多国内水果关联企业一起给力。 最近相关消息是: 2016年4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新西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旗下的天猫、天猫国际、阿里旅行、支付宝、1688等服务平台将允许很多新西兰企业入驻,水果等众多产品将几乎无障碍进入中国市场。2014年,双方在一次联手活动中,就在中国热卖奇异果120万吨。 中国生鲜电商的代表“天天果园”,7年来致力于“找水果、运水果、包水果、送水果”,但在2015年以前,仍以起家进口水果为主,进口水果比例达到9∶1。2015年,据说国产水果比例做到了4∶6。是年,天天果园开始试水中国水果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标准化。他们在云南投资了一个水果分拣的工厂,通过生产线上的红外线技术,对水果的粘度、大小、红度进行严格分级。这与所有水果经销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样:水果的商品化,这正是中国水果分散生产、零散经营,无法形成标准化、商品化的症结所在。
2015年,一边是各地优质水果铺天盖地的滞销新闻,一边是消费者抱怨吃不到好的国产水果;一边是中国果农欲哭无泪,束手无策,一边是洋水果大举入镜,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热捧。 这绝不能用“爱国情怀”来妄加非议。消费者最忠实于自己的体验,谁尊重消费者的味蕾、视觉、健康和内心体验,谁就最终能赢得消费者。 消费者嫌吃葡萄吐籽麻烦,有人喜欢甜葡萄,有人喜欢甜酸适中的葡萄,美国Sun world International公司就驱动品种的改良与研究,现在,该公司就开发出了甜度适中略带酸味的无籽葡萄,特别是香脆甜腻的无籽葡萄,以及高糖度且带有微微麝香口味的葡萄等。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 新西兰Freshco果蔬公司,发现3月份中国并没有鲜苹果上市,就把该国种植者发现的一个天然早期苹果品种Breeze出口到中国。目前,Breeze是目前中国能买到的最新鲜的新西兰苹果。 日本果农发现有人喜好吃非常甜的高糖苹果,就开发出了“蜜罐苹果”,糖心面积达70%以上,是国内“冰糖心”苹果的10~15倍。中国某生鲜电商进口该“蜜罐苹果”后,迅速引起消费者兴趣。日本人其可谓“用心良苦”啊! …… 以上种种,中国果农如何与它竞争? 如果我们不直面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如果我们不向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差异化方向靠拢;如果我们的水果种植不结合“由适生区向优生区”的宏观结构调整;如果我们果农的生产观念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中国水果产业将越走越艰难,中国果农将越来越困顿,中国水果会在洋水果面前一拔拔缴械投降。中国水果产业今后将面临与洋水果的面对面竞争。 所以,中国果农的对手,一是我们自己,二是国外的“洋果农”。 【本文·图片部分参考国际国蔬报道、iFresh亚果会、新农堂等。向为中国果业而奋斗的同行致敬。】 作者 胡肖龙 梅婕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