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最无奈的发明——脱袋机
2017-02-15 18:04   |    发布者:冯部长   |    点击数:3469
摘要: 这是近期下乡,记者在山西省临猗县某乡镇的落果收购点看到的现象,上称之后,果农正将大量落果的膜袋富士倒进脱袋机进行脱膜袋。

 温馨提示:可在首页“我的”里面选择“字号”进行修改字体大小



        这是近期下乡,记者在山西省临猗县某乡镇的落果收购点看到的现象,上称之后,果农正将大量落果的膜袋富士倒进脱袋机进行脱膜袋。曾几何时,我们精明地将每个苹果套上膜袋,现在又是为何,自己又发明出机器将其脱掉,难道是市场和果农开玩笑?我们帮果农算了一笔账,富士苹果套一斤膜袋需0.2元,生产一斤膜袋果的成本是0.7元,而在当地收购加工果每斤0.2元。如果果农生产膜袋果卖的是商品果,在当地收购价最高0.7元。也就是说,卖1斤落果赔5毛,滚袋卖一斤商品果白干一年!为啥,东西不好呗。以前一般品质的苹果还能赚上一点,现在只要产出的是普通果,死路一条!

        好好的果子要卖成落果,果农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没办法,大量的普通商品果滞销。在将苹果卖于果汁厂或倒掉的选择中,果农自然是选择前者。我们走访发现,在山西、河南、陕西等果区,这种现象十分普通。一个果树种植村,每天向果汁厂供应60吨的加工果,所以导致今年果汁加工厂很牛B,极度地压价。果农没办法!你不卖别人就会卖,果汁厂根本不愁没料。




        原本套袋是为了提高商品率,卖个好价。现在因为品质一般,想当成落果卖给果汁厂,还得自己把膜袋脱掉。当初雇人套,现在又得脱。滑稽得让人心酸。

         此情此景,研发出的脱袋机可谓是无奈的发明,可笑的发明!咋办?没办法?而且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2~3年,今后连卖落果都要经筛选,如果我们继续这样的生产方式,继续这样的栽培模式,直到最后你连卖落果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落果”的收购要求也在提高。

         咋办?赶紧醒悟,作为老果区,若还想坚持,果园间伐通风透光,生产优质果。这是唯一出路!要么就刨掉果园,选择优良果树品种或其他树种,莫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中农乐市场中心  孙培


欢迎广泛转载  服务全国果农

●但转载时请注明:

来自 中农乐千乡万村APP平台

如未按照以上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