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 ||||||||||
|
||||||||||
|
【运城“两会”声音·5】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04-02 17:53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37175
![]() 摘要:
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十九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更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必然选择。但在调研中发现,运城市现代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夏县政协 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十九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更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必然选择。但在调研中发现,运城市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低”“两难”“四缺”。 “三低”:一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数量虽然不少,但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现代经营主体总量不足,而且地区问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一般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迫切需要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报率低,规模经营主体大多不愿投入。 “两难”:一是融资难。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设置的门槛高,对贷款的抵押担保物进行了严格限制,一般只能以个人名义加以房屋作抵押或社员联户联保、财政工资担保,才能获得贷款,且贷到的资金有限。二是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难。土地集中流转机制尚不健全,集中流转价格高。农户转包意愿不强,导致集中连片流转难以进行。 “四缺”:一是缺技术。农业系统技术落后,缺少规范化;服务队伍散决,实战经验不足。二是缺人才。据统计,全市现代经营主体带头人中,初中及以人下学历者占90%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上的超过1/3。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现代管理经验不足。三是缺品牌,品牌就是效益,但运城市的农产品品牌效益并不突出,农户对品牌放益的意识较为淡薄。四是缺服务。公益服务团队落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能链接,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无法提升收入。 为此建议: (一)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应配套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条件,采取工资补贴、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就业。 (二) 构建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机制,从市场准入、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特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要拉长产后服务这一短板,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销售、包装、品牌和宣传,挖掘农民最喜欢、生命力最强、成本最低的服务模式。 (三)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扶持力度。市、县政府应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奖励资金和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奖励或扶持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规模化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现行农机补贴政策要适当调整,优先满足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需要。 (四)加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保险支持。各金融机构应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扩大抵押物范围,在实事求是开展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扩大信用贷款比重; 农业政策性保险要扩大保险品种范围,提高赔付标准和赔付比例,做到及时核灾赔付。 (五)给予用地、用电优惠。政策性农业用电指标要重点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比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用电等自我服务性用电均应按农用电价格。 文章来源于第四届运城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发言材料
上一篇:走进延长第一年 增效立杆见影
最热文章
|
![]() |
![]() ![]() ![]() ![]() ![]() ![]() ![]() ![]() ![]() |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