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千乡万村”电子服务平台网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首页 热点关注 资料库 视频学习 信息发布 果园工程 果业技术学院 在线答疑  
首页 >   果业新闻录入 >  中农乐果业新闻快报 >  正文
【运城“两会”声音·8】关于制定运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建议
2018-04-03 18:45   |    发布者:信息编辑   |    点击数:35830
摘要: 我们运城是传统农业大市,13个县(市、区) 共有319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一半以上,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主导产业。




关于制定运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建议

——盐湖区政协

我们运城是传统农业大市,13个县(市、区) 共有319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一半以上,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主导产业。因此对运城市来说,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激发“三农”新活力,更是转型跨越新路径,区域发展新机遇。全市上下应抢抓机遇,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运城特有的农耕文明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禀赋优势,突出抓好“城乡融合、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五个关键,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长期薄弱、公共服务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还要充分用好系统思维和精准思维,遏制运动式建设、一阵风创建,减少大拆大建,杜绝千村一面,注重从顶层设计上、从体制机制上、从根子根本上抓好“三农”工作,创出乡村振兴的“运城模式”,让河东大地上的乡村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大家知道,此前中央为了加强“三农”工作,先后部署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了农村生产,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用系统思维谋划工作而是分部门操作,并且阶段性政策、条性政策频出,部门与门之间衔接不紧密,造成项目重复、反复,体制性浪费问题突出,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项目交叉,重复建设,投入效益低下。

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避免上述问题,特此建议:

一、牢固树立规划意识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则是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第一道工序”,全市各级政府应树立规划意识,把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思考清楚,研究明白,最终形成乡村振兴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划意见制定部门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一规到底、分步实施、永续利用”。

二、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

应把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规律,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不仅有包括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还应有包括业规划村庄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不仅系统设计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农民增收等内容,也应整体谋划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考虑城乡规划、集镇规划、土地规划、社区规划、村庄规划。同时,在注重整体,把全面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市级特点,让规划落细落小落地,如对全市的农村技按照城郊村、纯农业村、文化旅游村、空整合村等进行分类对待,对乡村道路宽度、绿化厚度、管道铺设以及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重要基础性设施提出明确分类指导标准,以便于操作落实,避免出现规划“大而空”,基层无从入手。

三、破除部门“屏障”,建立沟通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有系统性思维、久久为功的理念和多部门协作、联合作战的精神,突出系统性、全局性、精准性,形成乡村振兴的有效合力。建议市政府建立部门沟通协调长效机制,坚持乡村振兴重要事项共同审议,议定事项定期碰头,相关信息各部门共享,工程项目协作实施等,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达到全市一盘棋,建设美丽乡村。

四、提升基层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自主性

乡村振兴市级出控制性规划,县级应立足各村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历史人文,为每个村落量身定制专项规划,不能用一个方子,走一条路子,必须把握不同村庄变迁的发展趋势,注重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做到一镇一规划、一村一规划。同时因基层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此应重视发挥基层政府的自主性。建议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增加县级话语权,发挥县级能动性,乡村建设更贴近基层,更适合农村,更符合农民意愿。

五、强化日常管控

规划是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也是行动的“时间表“铁规矩”,一经制定就不得随意调整。为了让乡村振兴规划硬起来、严起来,建议强化规划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规划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建议在抓好规划建设的同时,应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财政在划拨建设经费的同时,应配套维护经费,提供好资金保障。还应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管理制度,设置专业管理人员,加快队伍人才建设,配备综合执法力量,切实提高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文章来源于第四届运城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发言材料

运城市中农乐智慧农业公司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8012号-1